中国西藏网 > 西藏新闻 > 原创

缅怀 | 周恩来:一直很想去西藏看看

孔夏 发布时间:2018-01-10 10:56:00来源: 中国西藏网

  回望历史,仰望长空,

  这位伟人,让人民终身铭记。

  岁月流逝,星河灿烂,

  这些记忆,永远不会被抹去。

  岁月疾驶,

  敬爱的周总理已经离开我们42年了。


周恩来接见西藏青年代表

  周恩来是统一战线领域的

  重要决策者、领导者和执行者,

  新中国成立后

  作为国务院总理和中央军委副主席,

  他在西藏的和平解放、民主改革、

  平叛斗争、社会发展、

  民生改善、政权建设

  诸方面都倾注了大量心血。

  十世班禅额尔德尼•确吉坚赞生前曾多次说过:“1951年4月27日,是我终生难忘的一天。”为参加关于和平解放西藏的谈判与协商,这一天,十世班禅第一次从青海老家来到首都北京,第一次见到敬爱的周总理。


周恩来前往北京火车站迎接西藏地方政府谈判代表团(图片来源:人民网)

  十世班禅也给周总理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事后总理对班禅的评价是:“少年活佛,英俊潇洒。”他们之间建立起了很好的个人友谊,十世班禅始终把敬爱的周总理当作自己最可信赖的长辈和导师;直到1989年1月28日十世班禅在扎什伦布寺圆寂之前,对敬爱的周总理始终十分敬仰和怀念。

  为什么一直十分关注西藏并参与西藏决策及和平解放的周总理一次西藏都没有去过呢?

  为什么周总理一直想去并多次谈及他要去西藏最终都没有成行留下了终生遗憾呢?

  第一次机会

  1956年4月22日,为庆贺西藏自治区筹备委员会成立

  1956年,为庆贺西藏自治区筹备委员会成立,中央决定成立中央赴藏代表团。当时,陈毅副总理在国务院分管民族事务,中央赴藏代表团的组成事宜是由周总理同陈毅商谈的。按理说,此次庆祝西藏自治区筹备委员会成立,对于一直想去西藏的周总理来说,应该是一个实现心愿的大好机会。

  此次最终没有成行,原因是:由于当时飞往拉萨的航线并没有开通,如果要进藏,就需要从西宁沿青藏公路赴拉萨,而根据时间计算,旅途就需要耗时一个月左右。显然,这样长时间的行程对于日理万机的总理来说,是不适宜的。因此,此次机会最终没有成行。但周总理明确表示:“西藏和内地之间的航空线试航成功以后,我们互相来往就更加方便了,地理上的距离已经不能再成为阻隔我们的因素。”

  第二次机会

  1956年7月12日,把去西藏称为自己的一个“夙愿”

  此次是周总理在中央赴藏代表团回京后不久在复达赖信中明确表示的,他把去西藏称为自己的一个“夙愿”,但此时,他还未确定什么时候有机会去西藏。

  第三次机会

  1957年,在印度与达赖三次谈话,承诺西藏自治区成立时一定去拉萨

  此次周总理明确表示要去西藏视察,是在1957年他在印度访问期间同达赖进行的第三次谈话中提及的。周总理在印度同达赖喇嘛个别谈话时,反复谈到成立西藏自治区问题,并劝达赖喇嘛早日回西藏。在谈话中,周总理再一次表示要去西藏,他对达赖说:“你看自治区什么时候可成立起来?我曾答应过你自治区成立时我去拉萨,我一定去。”而达赖也回答说:“早则在1957年底,迟则在1958年初,我想工作顺利进行是可以成立起来的。”

  但是,遗憾的是,西藏自治区的成立直至1965年9月才完成,而此时的周总理,已然67岁。

  第四次机会

  1965年9月1日,为庆贺西藏自治区成立

  此次机会,应该是周总理离进藏最近的一次机会。当时,成都、西宁至拉萨的航线已开通。据曾于1956年和1965年两次参加中央赴藏代表团、当时在中央统战部西藏处工作的任仁回忆:“当时中央统战部给中央写了一份报告,请中央决定代表团团长。据说周总理看到这份报告后,立即表示他要去西藏。他说他曾经答应过西藏的同志,自治区成立时他去。当时,中央没有同意让周总理带团。但是周总理就说:‘不同意我带团,我到那里转一转,看一看总可以吧!现在可以不做正式决定,也不公开宣传报道,到时我只在拉萨上空去转一圈!’”最终,周总理争取来了这次进藏的机会。

  但是,在西藏已为他的到来做好准备,热烈迎接之时,周总理却又因身体、飞行安全以及国际形势等各种原因,中央临时取消了他来西藏的决定,改为谢富治副总理率领,周总理托他转告一声,他对不起西藏人民。

  第五次机会

  “文化大革命”期间,周总理表示去一天也是好的

  此次表示要去西藏,是在“文化大革命”期间。1970年2月,周总理同尼泊尔驻华临时代办巴塔来依谈他不能应邀参加尼泊尔国王子、公主婚礼时说:“如果飞机能够飞越西藏上空直达加德满都,我去一天也是好的,我一直等待是否有这个机会。”但是,根据当时的复杂形势,周总理赴藏视察的几率已越来越小。

  因为种种原因,这五次机会虽然都没有实现周总理进藏的愿望,但是,每一次机会都牵动着总理的心。周总理情系西藏人民,也为西藏各族人民所不忘。

  周恩来 •声音

  【确保国家主权完整】

  1950年8月14日,周恩来致信毛泽东、刘少奇、朱德,说明印度驻华大使潘尼迦提出约谈西藏问题的用意,并告拟于本周会见潘尼迦时的谈话内容:“只谈西藏为中国领土,我们很愿意以和平方式解决西藏问题,但英美帝国主义侵略势力必须退出西藏。”“不但中印之间可以和平相处,即连中印之间的尼泊尔及巴基斯坦等国与中国一样可以和平相处。西藏代表团是地方性和民族性的代表,他们应到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来商谈和平解决的办法。”当天,毛泽东批示:“同意这样办。”

  ——《周恩来年谱(1949-1976)》上卷,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年版,第64页。

  【实现藏汉民族平等】

  “在民族地区,处理任何事情都要考虑到民族问题,都要和少数民族干部商量,因为他们比汉族干部更懂得本民族的心理。”

  ——《西藏工作文献选编(1949-2005)》,第177页。

  【施政策略上体现中央政府的包容】

  “中央和各有关部门都要帮助西藏做好事,使西藏逐步发展起来,人口逐渐增多起来。西藏是个宝库,以后可以大大发展。要发展,就需要修路。以后,国家每年都给西藏以财政补助。”

  ——《周恩来年谱(1949-1976)》上卷,第456页。

  【政权结构上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950年4月27日,周恩来给中央民委藏族干部研究班的学员作报告时讲道:“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只有好处没有坏处。在这里我们要反对两种倾向,一种是,汉族中有人认为少数民族人数不多,不愿成立自治区,这是我们要反对的。另外一种,就是说为什么不提自决。在目前中国国内,从国际环境看来,民族容易走向分裂。假使我们提出民族自决的话,要考虑这是对帝国主义有好处,还是对我们民族本身有好处呢?……今天在我国大家庭中是希望团结的,唯一正确的解决方法是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周恩来与西藏》,中国藏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12页。

  (中国西藏网 综合/孔夏)

(责编: 郭爽)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