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藏医药 > 行业动态

西藏藏医药大学教授明吉措姆:送你一份来自藏医药学的抗衰攻略

发布时间:2021-12-16 10:18:00来源: 西藏日报


图为明吉措姆教授在基层为僧尼群众号脉。

  从人的生理周期来讲,中老年时期是生命逐渐走向衰退,并出现各种疾病的阶段。那么,藏医药学如何解释人的生理衰老的过程,又如何定义衰老?在藏医药学里有哪些关于老年健康的特殊思想和实践呢?近日,来自西藏藏医药大学的明吉措姆教授向记者分享了有关延缓衰老、保持身心健康的一些良方。

  明吉措姆教授是西藏藏医药大学研究生处培养办的主任。她也是新中国成立后,西藏第一位分别在英国牛津大学和奥地利科学院完成医学人类学的双料博士后。

  明吉措姆教授说,衰老与否,从藏医药学理论的角度来讲,其根本是体内的胃火、消化酶功能强弱所决定的。藏医药学认为,保持良好的胃火、消化酶功能可以促使人体的“饮食精华、血、肉、脂肪、骨、骨髓、精”七大生命营养物质依次旺盛。

  明吉措姆教授介绍说,藏医药学的理论体系是以“土、水、火、风、空”五源和“隆、赤巴、培根”三大因素学说作为基础理论来解释人体生理活动、病理变化及药理、诊断、治疗、养生等现象。“五源”与“三大因素”学说也作为藏医药学的核心理论之一。

  藏医理论认为,人体内存在“三大因素”、“七大生命营养物质”和“小便、大便、汗三种排泄物”。“三大因素”是构成人体的物质基础,也是生命活动所不可缺少的能量和基础。其中,“隆”具有三运的性质,是推动人体生命机能的动力,与生命活动的一切机能密切相关;“赤巴”具有火热的性质,是负责人体脏腑机能运作的一种因素,也是一种生理活动所需要的火或热量,但与病理上的热疾不同;“培根”则具有水和土的性质,与生成人体内津液、粘液及其他液性物质和其运行机能保持密切相关。“七大生命营养物质”是生命体的基础,“三种排泄物”就其运行原理而言,是“三大因素”支配“七大生命营养物质”的基本平衡与运动变化。

  人体的胃火减弱会致使“七大生命营养物质”依次衰退,这样的情况就会引起相应营养物质缺损造成的相关疾病。当这些生命营养物质无法正常汲取并转换成生命存活能量时,会引发人体各种老年性疾病。因此,从藏医药学理论来讲,抗衰的关键在于维护好与“七大生命营养物质”相关的消化酶的能量。简单来讲,消化酶的能量能够有效预防因胃火功能的减弱所致的如关节炎、高血压、“隆”病、消化系统疾病等各种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老年性疾病。

  藏医药学理论基于“五源”和“三大因素”动态学说形成,这些能量之间有紧密的依存关系。我们从中可体会到,藏医药学关于人体的身心之间相互依存关系方面的认知。“五源”不同能量源能量的依次减弱,致使人体体质逐渐走向衰退和衰老,在详细了解藏医药学人体衰老相关机制后,制定相应的抗衰措施,其措施可从生理和心理两方面入手。

  生理与心理的健康是相辅相成的,身体机能的衰退,关键在于胃火的功能。如果没有良好的胃火,会产生一系列与骨骼相关的疾病,比如,老年性骨质疏松、女性雌激素减退以及供血不足等,导致神经衰弱出现睡眠欠佳、记忆力衰退、健忘等,还容易造成免疫力下降,影响人体血管的弹性,致使机体无法分清精华和糟粕,血液里的脂肪含量升高,从而引发相关并发症。从心理层面讲,这些身体上的不适又会反过来让身心无法放松和休息,导致机体逐渐衰弱。可见,从藏医药学的观点,抗衰的核心在于维护好消化酶的功能,保护偏好胃火的功能。

  研究表明,类似脑卒中和冠心病,在西藏发病率比较高,这些疾病的发生与高血压有关,而高血压等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从藏医理论来讲,又与身体消化酶功能和心理上的精神紧张、职业、年龄以及长期运动量少、高盐摄入、喜欢喝浓茶等因素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

  明吉措姆认为,消化酶功能的降低将影响神经系统吸收足够的营养,从而引起“隆”生物能量的偏盛,影响整体的心理素质和情绪平衡能力降低,致使心功能降低,出现一系列身体问题。在日常保健中,关注自身胃火功能,做到良好的心理保健至关重要。其实我们生病通常是因为人体的“三大因素”能量渐渐失衡所致,尤其是老年人的失衡机制。人体的抗衰原理也是防止“培根”过盛和“隆”的平稳及适度的“赤巴”,这三种生物动态能量保持平衡,人体就会健康。

  日常生活中,一些容易操作的简单方法可以延缓人体的衰老进度。比如,在生活中开展一些益于脑部功能的智力游戏,起到增强心理素质和提升睡眠质量的作用,并能预防高血压等疾病;通过记诵一些好的诗句,不仅能增强记忆力,也可以陶冶情操。当然,还可以做一些自己感兴趣的事,比如,在一些发达国家,人们即使年过半百,也会选择上自己感兴趣的课程,享受其中的乐趣,从而愉悦自心,通过加强意志力和专注能力的锻炼,从而实现心理健康。此外,每天饭后进行半小时到1小时的快步走,有助于血液循环的顺畅和平稳,能有效防止高血压及消化系统疾病,提高心脏供血状况,促进身心整体健康。

(责编: 李文治)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