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胆相照” 医生高原战“虫”记
12月3日,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王文涛(中)在病房内查看包虫病患者病情。新华社记者 刘坤 摄
王文涛是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肝脏外科及肝移植中心副主任。2006年,他在一次赴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巡回义诊中了解到当地一些群众受包虫病病痛折磨,便开始长期致力于高原农牧区包虫病的防治工作。15年来,他每年多次在涉藏州县巡诊,经常吸着氧气走上手术台。
12月3日,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王文涛(右四)在与医务人员讨论病人治疗方案。新华社记者 刘坤 摄
包虫病是一种人畜共患寄生虫病,其中泡型包虫病患者10年内死亡率达94%,俗称“虫癌”,严重威胁高原农牧区群众的生命健康。
12月3日,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王文涛(左一)在与医务人员讨论病人治疗方案。新华社记者 刘坤 摄
王文涛介绍,包虫病目前没有特效药,只能靠手术来治疗。晚期患者大部分肝脏已被侵蚀,无法采用传统的肝切除术进行治疗。“体外肝切除联合自体肝移植技术”世界上只有几家医院能开展,王文涛带着团队硬是攻下了这一高难度的外科手术,解决了晚期包虫病治疗中的诸多难题。
2020年1月17日,王文涛(中)在甘孜州回访他治愈的包虫病患者。新华社记者 刘坤 摄
与此同时,王文涛通过演示手术、远程指导手术、邀请甘孜州医生参加大型学术研讨会等方式来培养当地医务人员,以提升当地医疗服务水平。
2020年1月16日,在甘孜州人民医院,王文涛(右)指导当地医务人员。新华社记者 刘坤 摄
2020年1月16日,在甘孜州人民医院,王文涛(中)为一名晚期泡型包虫病患者进行“体外肝切除联合自体肝移植手术”。新华社记者 刘坤 摄
截至目前,王文涛完成“体外肝切除联合自体肝移植手术”123台,其中有30台在甘孜州完成。他在甘孜州为患者进行复杂手术累计超过300台,指导当地医生完成的手术超2000台,以精湛的医术和高尚的医德获得了当地群众、医生的一致认可。
2020年1月16日,在甘孜州人民医院,王文涛(左)进行“体外肝切除联合自体肝移植手术”。新华社记者 刘坤 摄
2020年1月16日,在甘孜州人民医院,王文涛(右)在鼓励一名包虫病患者。新华社记者 刘坤 摄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西藏发布2022年研考疫情防控公告
为切实做好西藏202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工作,确保研招考试平稳顺利,近日,西藏发布2022年研考疫情防控公告。[详细] -
宝“藏”故事|90%完成安装!西藏建设远程医疗网络缓解群众“看大病难”问题
记者从西藏自治区卫生健康委员会获悉,西藏90%的医疗机构远程医疗系统硬件安装和调试工作已完成,目前正在开展软件调试、院内信息系统接口改造和对接等工作。[详细] -
养老在社区 关爱伴身边
拉萨市城关区八廓街道鲁固社区近日获得了一项不小的新荣誉——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