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bet.cn
home

药物研发装上“量子显微镜”

发布时间: 2025-08-12 17:03:00 来源: 科技日报

  8月8日,记者从安徽省量子计算工程研究中心获悉,本源量子计算科技(合肥)股份有限公司联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人工智能研究院,成功实现全球首个基于量子边编码技术的药物分子性质预测应用,并在我国自主超导量子计算机“本源悟空”上完成真机验证。这项技术如同给药物研发装上“量子显微镜”。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化学信息与建模杂志》上。

  在药物研发中,精准预测分子性质是快速筛选候选药物的关键。图神经网络就像是用画图的办法来研究药物分子,即把分子里的原子当成一个个“小点”、连接原子的化学键当成“线条”。现有的量子算法虽能提升处理“小点”的能力,却不知如何处理“线条”。这就好比一幅拼图少了关键模块,始终无法完整展现分子真正的特性。

  此次研究团队创新设计的量子嵌入图神经网络架构,融入全球首创量子边编码技术和量子节点嵌入模式,首次在量子层面实现原子与化学键的同步处理。这一创新大幅提升了对分子行为的预测精度,从而显著提升药物发现效率。目前,基于该项技术的药物毒性预测真机应用已上线“本源量子计算云平台”。

  “如果说传统图神经网络方法是‘望远镜’,那么融入全球首创量子边编码技术的量子嵌入图神经网络架构就是‘显微镜’。它不仅能看清原子位置,更能清晰捕捉到化学键的相互作用,让药物研发迈向‘精准设计’。”“本源悟空”软件研制团队负责人窦猛汉介绍,“这一技术显著提升了关键药物性质预测准确率:HIV抗病毒药物筛选准确率从73%跃升至97%,阿尔茨海默病药物预测准确率从64%提升至70%。”

(责编: 李文治 )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脑内“换细胞”让患病动物寿命翻倍

    团队指出,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等常见神经退行性疾病同样伴随小胶质功能障碍,这或许是溶酶体病的“慢速版本”。未来,结合基因编辑和靶向递送等前沿技术,细胞疗法有望在相关医学领域发挥更大潜力。 [详细]
  • 维生素B3+绿茶使衰老脑细胞重获新生

    美国加州大学尔湾分校团队发现,维生素B3与绿茶中的活性成分“双剑合璧”,能让衰老的脑细胞重获新生,有效清除与阿尔茨海默病相关的有害蛋白积聚。团队利用名为GEVAL的基因编码荧光传感器,实时监测老年阿尔茨海默病模型小鼠神经元的GTP动态。 [详细]
  • 呼吸道感染竟会唤醒“体内的敌人”

    一次呼吸道感染,可能不只带来讨厌的鼻塞、打喷嚏、咳嗽不止,还会悄悄“敲门”,叫醒人体内某个沉睡的“敌人”。《自然》杂志最近发表了一项重磅研究,揭开了一个让人倒吸一口凉气的真相:流感等呼吸道病毒感染,可能成为某些癌症转移的“帮凶”,激活潜伏多年的癌细胞。 [详细]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