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bet.cn
home

金观平:着力壮大乡村特色产业

发布时间: 2025-11-21 08:58:00 来源: 经济日报

  习近平总书记日前在广东考察时指出,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是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基础。《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开发农业多种功能,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培育壮大乡村特色产业,完善联农带农机制,促进农民稳定增收。

  “十四五”期间,我国乡村产业发展取得积极成效,但同时,也面临着产业集群辐射效应不足、产业链条短、融合程度低、品牌建设滞后等诸多挑战。

  发展乡村产业,既要推动特色产业和农文旅融合发展,形成业态丰富的乡村产业体系,也要注重县域统筹,促进产业集群集聚,强化县城、乡镇与村庄之间的良性互动和有机协同。各地要持续强龙头、补链条、兴业态、树品牌,推动乡村产业提质增效。

  强龙头。截至目前,全国县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9.4万家。但是,一些龙头企业在联农带农方面做得还不够。要培育县域产业集群,打造“链主”企业,带动上中下游主体协同发展。以龙头为牵引,依托优势资源整合,形成规模效应,推动各具特色的乡村产业发展,增强区域经济的集聚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补链条。对农业来说,链条要长,效益才好。要立足特色资源,贯通产加销,推动乡村产业发展壮大,带动更多农民群众增收致富。立足做好“土特产”文章,发展现代化产业体系,支持县域产业融合发展项目,将农产品从生产到消费的全过程进行深度整合,延伸链条,提升附加值,实现乡村产业链的多元化与高效化。

  兴业态。除了食物供给,乡村还有休闲体验、生态涵养、文化传承等功能。要挖掘农业农村多元功能,将农业向休闲、旅游、养生、文化、教育等领域拓展。例如,利用乡村良好的生态环境和文化资源,实现乡村农文旅的深度结合,既吸引游客,又带动消费,还能推动乡村文化振兴。

  树品牌。农业农村部已开展农业品牌精品培育计划。各地要因地制宜制定农业品牌发展战略,支持农民和合作社参与品牌创建,为农产品“梳妆打扮”,打造高附加值的农业品牌。为此,要改善乡村交通网络,降低物流成本,提升物流效率;推动乡村数字化建设,开拓电商平台和互联网销售渠道。

  产业振兴是乡村全面振兴的重中之重。着力壮大乡村特色产业,既是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内在要求,也是实现“兴业、强县、富民”目标的现实路径。在实践中,尤其要注重联结和带动农户发展,让农民分享发展成果、获得产业收益,实现乡村产业发展与农民增收致富双赢,推动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

(责编: 王东 )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金观平:强化金融保障促进民间投资

    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的《关于进一步促进民间投资发展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若干措施》)明确提出,加大中央预算内投资对符合条件民间投资项目的支持力度,用好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为项目补充资本金。 [详细]
  • 金观平:创新服务满足物流企业融资

    物流体系作为实体经济运行的动脉,覆盖领域和行业广泛。在一系列金融举措的支持下,大、中、小型物流企业加快深耕细分市场、扩大服务覆盖面,破解物流运行中的难题。  [详细]
  • 金观平:为民企市场准入破壁清障

    市场准入是经济活动的起点,是经营主体参与市场竞争的前提。不合理的服务业主体准入限制,形成了各种隐形壁垒,使企业难以按照市场规律配置资源,束缚了产业转型升级。清理不合理的准入限制,应完善投诉处理机制,畅通问题反映和解决渠道。 [详细]
  • 金观平:办好快递进村这件民生实事

    日前,国家邮政局召开会议,对快递进村这件民生实事进行了再部署。此举将进一步完善农村地区寄递服务,更好满足农村群众生产生活需要,推动小包裹服务大民生,促进农产品对接消费市场。  [详细]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