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bet.cn
home

金观平:让碳市场更加活跃有效

发布时间: 2025-09-09 09:40:00 来源: 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近日,我国碳市场领域第一份中央文件——《关于推进绿色低碳转型加强全国碳市场建设的意见》印发,标志着全国碳市场中长期发展有了明确的时间表、路线图。“建设更加有效、更有活力、更具国际影响力的全国碳市场”,《意见》描绘的发展蓝图,对全面增强碳市场能力、提升碳市场活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碳市场,一头牵着“双碳”目标,一头连着经济增长,设计的初衷就是提供一种灵活交易机制,化解减排成本高、转型动力不足的难题。一个成熟的碳市场,至少具备价格发现和资源配置功能——既能以碳价为锚点,真实反映减排的成本、收益;又与企业的技术改造、投资相关联,让技改企业能够通过“卖碳”获利,引导更多资金、资源流向低碳领域,加速行业全面绿色转型,真正实现“排碳有成本、减碳有收益”。

  充分发挥碳市场的各项功能,保持市场活力是前提。运行4年多来,全国碳市场交出了一份稳健发展的答卷,制度体系日趋完善,推动低成本减排的功能逐步显现。但是,市场交易活跃度、金融化程度仍有待提升,交易多集中在临近履约期,呈现出“潮汐”特征,表明企业的交易目的仍以履约为主,交易品种也是较为单一的现货产品。

  碳市场是典型的政策导向型市场,规则的完善与调整影响着市场活力。观察换手率这个反映交易活跃度的指标,2024年全国碳市场年内换手率为3.5%,较2023年有所提升。究其原因,在于市场规则的调整,减少了企业扎堆交易和捂货惜售现象,让沉淀的配额更好“动起来”。不过,与欧盟等国际碳市场相比,我国碳市场换手率仍明显偏低,还需在扩展交易主体、丰富交易产品、优化配额分配等方面下功夫,打出提升碳市场活力的“组合拳”。

  扩容,让碳市场“有更多人来买”。今年,我国碳市场首次扩围,新增钢铁、水泥、铝冶炼三大行业,对全国60%以上碳排放量实现了有效管控。此次《意见》也明确要求,到2027年,全国碳市场基本覆盖工业领域主要排放行业,有望进一步增加交易、活跃市场。在依法合规、风险可控前提下,还应稳妥推进符合要求的金融机构参与全国碳市场交易,适时引入其他非履约主体。

  增品,让碳市场“有更多货可买”。作为比较典型的权证市场,碳市场有较强的金融属性,如更好发挥其作用,有必要进一步丰富能够体现信用、期限、流动性等转换功能的交易品种。稳慎推动金融机构探索开发与碳配额挂钩的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建立碳质押、碳回购等政策制度,盘活碳资产,降低融资成本;研究碳期货、碳期权,完善碳金融衍生品及相关规则,提升价格发现与风险管理能力。

  “到2030年,基本建成以配额总量控制为基础、免费和有偿分配相结合的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这一规划本身就带有强化市场预期的作用,利好市场活力提升。实现这一要求,在步调上要把握好快与慢的关系,循序渐进推行政策,留足政策调整的空间,以解决交易主体、品种、方式等突出问题为重点,让全国碳市场更加活跃有效。

(责编: 王东 )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金观平:加力提升宏观政策实施效能

    近期发布的前7个月国民经济运行情况亮点颇多,新动能成长壮大,经济运行保持了稳中有进的发展态势。当前,我国经济运行依然面临不少风险挑战,巩固拓展经济回升向好势头,对宏观政策的实施效能提出了更高要求。 [详细]
  • 金观平:筑牢高质量发展的智能基座

    与此同时,人工智能发展仍存在认识不一致、供需对接不畅等突出问题,应用落地“最后一公里”障碍亟需加强战略引导和统筹指导。  [详细]
  • 金观平:筑牢国内大循环基本盘

    日前召开的国务院第九次全体会议提出,要抓住关键着力点做强国内大循环,以国内大循环的内在稳定性和长期成长性对冲国际循环的不确定性。  [详细]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