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bet.cn
home

“沉睡”资产焕新颜引来“新村民” 创新服务激活乡村发展“新”动力

发布时间: 2025-04-02 16:35:00 来源: 央视网

  近年来,广东珠海将农村老屋农田变成网红打卡地,不仅增加了村民收入,还吸引了众多港澳人士前来创业、定居。

  70岁的丁伟洪来自澳门。2024年,他在珠海金湾区三灶镇木头冲村租下了一套石头屋。经过简单装修改造后,丁伟洪在这里养花、种菜,制作根雕,生活非常惬意。

  珠海市积极开展农村闲置农房盘活利用。鼓励引进港澳人士、高校教师、艺术家、青年创客等人才租用乡村内闲置农房创业兴业。打造特色民宿、浪漫休闲茶吧、艺术基地等多种文旅品牌,吸引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打卡旅游。

  珠海市金湾区农业农村和水务局副局长黄颖怡介绍,积极推进港澳居民在金湾区成为“新村民”,推动他们享受村内娱乐设施、日间照料、医疗,还有入学等方面政策。

  除了吸引港澳人士投资兴业外,珠海还鼓励大学生返乡创业。在珠海市三板村,“90后”大学生吴泳康与合伙人将14间闲置农房改造成“返屋”民宿,每年带动村民增收超过25万元。

  目前,珠海市已成功盘活闲置农房超过5000宗,带动村民增收近5000万元。

  盘活集体资产 助力乡村振兴

  在江苏盐城,当地2025年聚焦农村集体资产的管理使用、经营以及收益分配等关键环节,强化精准监督,为乡村振兴注入活力。

  这个位于盐城经济技术开发区伍龙社区的物业配套用房,正在整体对外招商出租。出租后,村集体每年将新增80多万元的收入,还在家门口直接创造了20多个就业岗位。

  这得益于当地开发区纪检监察工委牵头推进的农村集体资产清查行动。不仅让曾经“沉睡”的资产重新焕发生机,也让村民腰包鼓了起来。

  2025年以来,盐城经济技术开发区通过逐片建档,为每一片土地都建立详细的“身份档案”。同时,借助数字赋能,实现动态实时监管。不仅盘活了闲置资产,还规范了土地流转,累计增收1.13亿元,助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供给。

(责编: 王东 )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智“绘”春耕“新”图景 “赏花经济”为乡村振兴“景”上添“彩”

    正值春耕时节,在湖南长沙市长沙县,早稻育秧开启“科技模式”。在育秧大棚完成基质土壤装填等前期工序后,秧盘便会被转移至育秧车间。在智能工厂高效催芽、大幅提升产量的加持下,育秧设施的效能也发挥到极致。 [详细]
  • 加快培育农业新质生产力 赋能乡村全面振兴

    农业新质生产力内涵丰富,是现代生物技术、人工智能和数字技术等前沿科技在农业农村领域应用的直接表现。培育和应用农业新质生产力,实质就是围绕科技兴农、科技强农,建立完善农业农村科技创新体制和成果转化应用机制。 [详细]
  • 广西为乡村振兴注入“甜”力量

    全国每3勺糖,就有2勺产自这里,广西食糖产量连续33年居全国第一,是当之无愧的“糖罐子”。以崇左、来宾、南宁等城市为代表,这里的甘蔗种植面积广袤无垠。崇左更是被誉为“中国糖都”,这座中国边境口岸最多的城市,以一己之力贡献了全国蔗糖产量的五分之一。 [详细]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