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生命之源,生存之本。一部治水史,折射出中华民族的奋斗史、中国自古而今的发展史。
新时代新征程,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思路,为新时代治水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战胜一次次洪涝灾害,河湖长制全面建立,江河水质全面改善,一批跨流域、跨区域重大引调水工程建成通水,国家水网加快建设……全国上下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关于治水的各项决策部署,治水事业不断取得新成就。
驯水:生命至上
50年前,新华社记者郭超人在其长篇通讯《驯水记》中写道:为了取得生存和发展,人们不得不同水展开年复一年的战斗。
近些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影响加剧,暴雨和洪涝灾害的突发性、极端性、反常性越来越明显。
2021年,黄河中下游发生1949年以来最严重秋汛;
2022年,珠江流域北江发生1915年以来最大洪水;
2023年,海河流域发生1963年以来最大流域性特大洪水;
2024年,我国大江大河发生26次编号洪水,刷新1998年有资料统计以来最高纪录。
面对洪涝灾害的新特点、新挑战,各级党委政府牢记习近平总书记“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殷殷嘱托,立足于防大汛、抗大险、救大灾,提前做好各种应急准备,全面提高灾害防御能力,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共同构筑起了守护家园的坚固防线。
2024年7月,陕西秦岭山区遭遇强降雨,蓝田县辋川镇的甘家坪等五个村受灾严重。
“眼看着河里的水涨高了3米多,从没见过这么大的雨!还好镇村干部提前把我们转移到了安全地点。”说起当时的情形,部分村民仍心有余悸。
一位年迈的村民说,刚开始大家都不愿意走,觉得不会有什么大问题,镇村干部极力劝说,果断组织转移。没想到刚到避灾点一会儿,家里的房子就塌了,“多亏了他们,不然我命都没了!”
辋川镇党委书记刘娜告诉记者,接到灾害性预警信息后,镇村干部迅速进村入组,妥善安置危险区域群众,应转快转、应转尽转,确保了全体人员安全。
每一场抗洪阻击战、攻坚战,都是一次对抗洪救灾能力的检验。
长江三峡枢纽工程(2024年7月20日摄,无人机照片)。
新华社记者 肖艺九 摄
2024年6月28日,长江中游干流九江水文站涨至警戒水位,长江发生今年第1号洪水。九江水文站下游约10公里处,是江西省九江市柴桑区江洲镇所在的长江第三大居住岛——江新洲,其41公里长的防洪堤经受着咆哮而至的洪水考验。
水位快速上涨。7月2日,江新洲的洪水防御应急响应升至最高级别的I级,一天需要上千人参与巡堤护堤,当地干部群众一起上阵,同心合力抗汛。
众志成城,共同奋战。被洪水包围的江新洲成功抵御了今年长江发生的3次编号洪水的袭击。
从江西省九江市江新洲洲头鸟瞰江新洲(2024年7月4日摄,无人机照片)。
新华社记者 刘诗平 摄
江新洲的安然无恙,既得益于当地党委政府领导下的抗洪大军有效守卫,也受益于三峡水库等长江上中游水库群的联合调度和拦洪运用。据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测算,今年长江发生1号、2号编号洪水期间,三峡水库拦洪126.8亿立方米,降低中下游干流水位0.7米至3.1米,减轻了沿线防洪压力。
两年前的2022年,长江流域遭受历史罕见气象水文干旱后,水利部门实施长江流域水库群抗旱保供水联合调度专项行动,保障了1385万人的饮水安全和2856万亩秋粮作物灌溉的用水需求。
长江流域的防汛抗旱,是全国水旱灾害防御工作的缩影。
截至2023年底,全国各类水库从新中国成立之初的1200多座增至9.5万座,5级以上江河堤防达到32.5万公里,大江大河干流基本具备了防御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洪水的能力,困扰我国数千年的大水大灾难、大旱大饥荒状况得以消除。
与上个十年(2004—2013年)相比,最近十年(2014—2023年),我国年均因洪涝灾害死亡失踪人数减少70%,洪涝灾害损失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由0.51%降至0.24%。
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是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理念的最好诠释!
调水:民生为本
初冬时节,冀中大地寒气渐浓。衡水市景县苦水营村村民付书明看着院子里的7口大水缸,感慨道:“以前喝水全靠这几口大水缸,南水北调让它们‘退休’了!”
这是位于京冀交界处的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总干渠(2024年11月14日摄,无人机照片)。
新华社记者 陈钟昊 摄
苦水营村的村名由过去村里所喝之水苦涩而来。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通水后,村民告别苦咸水,喝上了放心的“好水”。
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全面通水以来,累计向北方调水超过765亿立方米,为沿线40多座大中城市、1.85亿人提供稳定水源。
郭超人的《驯水记》中写道:“把大量的南水调到北方,彻底改变我国南方水多、北方水少的不平衡状态……这还只是摆在人们面前的一幅理想的画图。但是我们完全可以说,这决不是十分遥远的未来,而是正被人们双手创造着的现实。”
这是在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涵养地陕西省安康市拍摄的汉江景色(2024年11月6日摄)。
新华社记者 邵瑞 摄
在新时代,南水北调工程总体布局加快完善,国家水网加快构建,更好地实现水资源空间均衡。
民生为上、治水为要。在干旱少雨的西北,水关乎发展,更关乎生存。不少农村群众吃水难、吃好水难。
引洮河之水润泽干旱大地,甘肃人民期盼了半个多世纪。1958年,甘肃曾启动引洮工程,后因财力、技术等原因停工。时隔48年后的2006年,这一圆梦工程再次启动。
在甘肃省天水市拍摄的引洮供水工程杨家湾调蓄水池(2021年9月8日摄,无人机照片)。
新华社记者 范培珅 摄
2014年底,引洮供水一期工程建成;2021年9月,引洮供水二期工程通水,陇原大地近600万人喝上了干净甘甜的洮河水。
漾漾清流润民生。
十多年来,我国2.8亿农村群众饮水安全问题得到历史性解决,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0%。在内蒙古、新疆、西藏等地,绝大部分农牧民告别了下河背水、远处拉水、靠天吃水的生活。
如今,一张更加科学的国家水网正在加快形成——
引江济淮、引汉济渭、珠江三角洲水资源配置等一批跨流域、跨区域重大引调水工程建成通水,环北部湾广东、广西水资源配置工程,吉林水网骨干工程,黑龙江林海水库等一批重大水资源配置和调蓄结点工程开工建设……
护水:人水和谐
今年夏天,在黄河最大支流渭河詹刘险工的堤坝上,记者遇到了70岁的巡堤员詹水兵。
说起渭河的变化,这位精神矍铄的老汉有一肚子话。
“变化大了!过去就是土土坝、泥泥路,堤坝上是荒草坡,每年巡堤查险,得带个镰刀先割草。过去造纸厂、化工厂的污水排入渭河,河里的抽沙船经常漏机油,河水黑臭恶臭,水里都没有鱼,人也不愿到河边来。”詹水兵指着旁边新修的宽阔河堤说,这里如今成了景观大坝,傍晚人们过来乘凉、散步,河边不时飞来过去少见的白鹭、苍鹭等水鸟。
位于陕西省延川县的黄河盘龙湾景色(2020年9月10日摄,无人机照片)。
新华社记者 邵瑞 摄
从黄河到长江,再到淮河、海河、珠江,记者沿水一路走访,听到不少“臭水河”“荒草滩”“断流河”在近些年整治后大变样的故事。
河川之危、水源之危,是生存环境之危、民族存续之危。一段时间里,一些地方盲目追求经济发展,大量污水直排江河,生态平衡遭到破坏,江河湖泊受到伤害,水污染问题在不少流域不同程度存在,影响群众生产生活。
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引下,一场碧水保卫战在新时代打响——
河湖长制全面建立,三江源国家公园设立守护“中华水塔”,母亲河复苏行动加快实施,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
经过多年治理,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黑臭水体基本消除,江河水质全面改善,全国水土流失面积大幅减少,越来越多的河流实现“河畅、水清、岸绿、景美”。
游船在河北雄安新区白洋淀内游览(2024年5月8日摄,无人机照片)。
新华社记者 牟宇 摄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行走各地,记者看到众多江河焕新、古泉复涌,越来越多的江河恢复生命、流域重现生机,越来越多的河流正在成为人民群众亲水乐水的幸福河——
断流百年的京杭大运河连续3年全线水流贯通,黄河实现连续25年不断流,永定河、潮白河、滹沱河等一大批断流多年的河流恢复全线通水,穿行于戈壁大漠的黑河尾闾东居延海实现连续20年不干涸。世界上最大、最深的“漏斗区”华北地区地下水位总体回升,白洋淀淀区面积从2017年的170平方公里扩大到近300平方公里,水质再现“荷塘苇海、鸟类天堂”胜景。
这是在山东省枣庄市台儿庄区拍摄的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枣庄段)两岸景色(2023年8月9日摄,无人机照片)。
新华社记者 郭绪雷 摄
节水:永续发展
我国以占全球6%的淡水资源养育了世界近18%的人口,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2000立方米左右,远低于世界人均水资源量,节水的意义不言而喻。
“如果用水思路不改变,不大力推动全社会节约用水,再多的水也不够用。”习近平总书记如此强调。
新时代,一场更广泛的节水运动在全国开展起来。
党的十八大将“建设节水型社会”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战略部署;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国家节水行动;党的二十大强调推进各类资源节约集约利用;今年5月1日,我国首部节约用水行政法规——《节约用水条例》正式施行。
节水优先。科技创新为新时代循环用水节水打开了新大门。
这是位于南水北调中线核心水源区湖北省十堰市的中国能建葛洲坝水务(丹江口)有限公司污水处理厂(2024年10月27日摄,无人机照片)。
新华社记者 伍志尊 摄
机械臂“捡”出固体垃圾,微生物“吃”掉有机污染物,次氯酸钠“杀死”细菌和病毒,经过一整套流程,原本浑浊的污水变得清澈透明。
在四川内江市谢家河再生水厂内,每天都有大量城市污水通过上述过程净化。这些再生水除了被用于工业循环冷却水,还被用于公园景观补水、道路冲洗等,极大提高了水资源利用效率。
在陕西省延安市洛川县槐柏镇度古村“飞天”苹果基地灌溉示范点,节水滴灌系统为果树灌溉(2024年6月23日摄)。
新华社记者 李贺 摄
“有多少汤泡多少馍。”全国各地把水资源作为最大的刚性约束,坚持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大力推进灌区现代化建设和改造,推广农业节水灌溉技术;大力推广节水工艺和技术,实现工业节水减排;从严控制高耗水服务业用水……
农业是我国的“用水大户”,占全国总用水量的60%以上。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越高,说明灌溉水利用的效率越好。如今,我国这个系数已从10年前的0.530升至0.576。
2014年以来的10年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近一倍,用水总量总体稳定在6100亿立方米以内。与2014年相比,我国2023年的工农业用水量分别下降约28%和约5%;万元地区生产总值用水量、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各降41.7%和55.1%。
水脉连着文脉,水运连着国运。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我们五千多年中华文明史中,一些地方几度繁华、几度衰落。历史上很多兴和衰都是连着发生的。要想国泰民安、岁稔年丰,必须善于治水。”
治水不仅关系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也关系中华历史文化的传承,关系中华文明的绵延。
江河万古流,天地焕新颜。新时代治水,根植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智慧,在新中国75年来的治水工作中创新发展,将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提供有力的水安全保障。
文字记者:沈虹冰、刘诗平、张京品、秦华江、梁建强、刘彤
视频记者:赵英博、吴鸿波、潘志伟、周密、李思远、马意翀、刘洋、李小波、冯媛媛、黄国保、熊嘉艺、魏蒙、邵瑞、张京品、张斌、洛登、洛卓嘉措
海报设计:潘红宇
统筹:郝静、张虹生、鲁金博、吴青昊、郜新鑫、郭兴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