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2日是国际生物多样性日。提到生物多样性,你想到的是不是野外、保护区?其实,就在城市里,在小区、公园、学校……越来越多的生物出现在身边,成为人类的新“邻居”。
在城市邂逅更多“邻居”
漫步在黑龙江哈尔滨主城区的东北林业大学城市林业示范基地,时常能看到松鼠在枝头跳跃;云南昆明翠湖公园里,游人与水鸟近距离互动;在广东广州海珠国家湿地公园,小朋友们可以观察各种动植物的形态特征……越来越多的生物居住在城市。
市民、学生在东北林业大学城市林业示范基地内散步(5月11日摄)。(李俊达 摄)
“生活中,管理维护得当的公园、湿地都能成为我们邂逅生物‘邻居’的地方。”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高级工程师李维薇说。
蝴蝶、蜻蜓、鸟类、鱼类等,是最为常见的生物“邻居”。广州市海珠区湿地保护管理办公室正高级工程师范存祥说,一些与人类生活作息规律比较一致的“邻居”,相对来说“见面”机会比较多,而像猫头鹰、蛙类等喜爱夜间活动的“邻居”,则不太能经常“打招呼”。
海珠湿地鹭鸟翩飞。(谢惠强 摄)
以蝴蝶和蜻蜓为例,它们生命周期短、敏感性强,是环境变化、生态系统健康的“晴雨表”。北京市生态环境局自然生态保护处副处长王玮介绍,2023年,北京中心城区记录到24种蝴蝶和29种蜻蜓,分别约占全市调查累计记录的24%和36%。
5月20日,游人在翠湖公园与湖中动物互动。新华社记者 陆君钰 摄
在李维薇看来,动物也分“社牛”和“社恐”。一些“社牛”的鸟类、小型哺乳动物、两栖爬行动物等,在野生动物保护法律规范推行和公民素质提升后,可以更好适应城市生活。
“在翠湖公园中栖居的野生动物们,显然适应了城市里的灯光、汽笛声等,成了名副其实的‘城市居民’。”李维薇说。
打造自然“家”让“邻居”爱“串门”
树干上精巧的“松鼠之家”小木屋、土坡里巴掌大小的“刺猬之家”洞穴、试验田里矗立的“蚯蚓塔”……在位于北京市海淀区的北京一零一中学,通过打造生物多样性保育小区,多种野生动植物已自然融入校园环境。
22日,学生们在专业教师带领下,参与微生物建模、动物标本展示制作,认识校园里的特色动植物,了解森林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等。
北京在城市里打造生物多样性保育小区,通过营造小微湿地、灌丛驿站、动物饮水点等,为野生动植物提供自然或近自然的生存、繁殖环境。
“根据人工调查和红外相机监测结果,在这些生物多样性保育小区里,已有刺猬在‘刺猬之家’中安家,人工鸟巢迎来了鸳鸯等鸟类入住,动物饮水点监测到燕雀、黄喉鹀、斑鸠等多种鸟类前来饮水、洗澡。”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生态保护与修复研究所助理研究员王大安介绍。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城市加大生态环境建设,推进造林绿化、生态修复等,“邻居”们越来越喜欢来“串门”。
“翠湖常见的有黑水鸡、白鹭、翠鸟、黄臀鹎等鸟类,为了让它们有更好的休憩、生活乃至繁殖的园地,‘鸟岛’诞生了。”翠湖公园主任郭宏伟说。
“鸟岛”是李维薇和团队联合政府、公园等多方共同建立的生物多样性智慧化监测试点,相当于一个小型生态系统:岛上种植的鸢尾四季常青,细细的叶条能让鸟类歇脚;由沉水植物、挺水植物、藻类构成的“水下森林”成为鱼类吃住玩乐的居所,还搭建了空心砖和特殊材料组成的“婚房”,供它们繁衍生息。
“一部分鱼会成为岛上鸟类的食物,但对于这些鱼类来说,繁衍的数量是更加巨大的,这样完整组成了城市湿地生态系统的食物链。”李维薇说。
齐参与探索和“邻居”相处之道
一座城市里,人与这些“邻居”如何更好相处?
今年国际生物多样性日的主题是“生物多样性 你我共参与”。只要更多人一起行动起来,我们的城市会有更多“邻居”来定居。
“除忙碌的工作场所外,城市中还应有让人徜徉自然的地方,能与花草树木和鱼鸟蛙虫结伴,接触自然生物。”李维薇举例说,建筑设计师可以设计鸟类友好型建筑,方便家燕等动物安家;园林规划师在设计城市绿道、公园时,可留有昆虫野花带、平缓小斜坡、碎石枯枝堆等利于“邻居”们生存的“家园”。
生物多样性保护关系到每个人,需要更多公众参与。“从恢复一种乡土植物到爱护一棵小草,从少用一次性用品到多用可再生循环材料,人们可以做的事情有很多。”范存祥说。
王大安说,在日常生活中,大家都可参与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例如,不捕捉、不伤害野生动物,不采摘野生植物等。
“多种一朵花或许就能为蝴蝶营造一个小小的暂栖地。”东北林业大学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地学院教师顾佳音说。(记者赵旭、田晨旭、陆君钰、周颖、谢剑飞)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