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藏医药

大骨节病公益项目:已为西藏244位大骨节病患者进行关节置换手术

发布时间:2022-01-11 10:35:00来源: 中国新闻网

  由中国留学人才发展基金会携手北京厚爱关节健康公益基金会开展的大骨节病公益项目,7日上午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举行专家会诊会议。来自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北京积水潭医院、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等医疗机构的骨科专家参加会诊,为12位来自西藏自治区昌都市洛隆县的大骨节病患者进行身体检查、术前评估,商定手术方案。

  自2019年至今,大骨节病公益项目已经为西藏昌都的244位大骨节病患者进行了髋、膝关节置换手术,置换关节277个,接受公益诊疗的患者不需承担任何费用。与此同时,该项目也在昌都当地培养了一批相关领域的医生,提升了当地医疗机构大骨节病诊疗的软硬件水平。

  此次来京接受治疗的患者是该公益项目开展以来的第六批进京患者,年龄集中在30岁至60岁间,最年长者为71岁。在项目的帮扶下,昌都当地的大骨节病医疗水平有所提升,一般程度的患者可在当地接受治疗。也正因此,这次来京接受手术的12名患者病情较为复杂,需要北京的骨科专家为其商定治疗方案。

  什么是大骨节病?在中国广大地区,大骨节病一度成为一种严重的地方病。患者站不直、走不稳,严重者身材矮小、关节畸形粗大,有的终身残疾,丧失劳动能力,成为偏远地区人们摆脱贫困的“拦路虎”。


1月7日上午,大骨节病公益项目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举行专家会诊会议。 李纯 摄

  2015年赴西藏昌都义诊时,来自北京的医学专家们发现,当地存在数量庞大的大骨节病患者。2017年,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骨关节科主任林剑浩开始带领专家团队在当地进行大骨节病的早期患者筛查,研究致病风险因素,并积极开展相关的疾病预防工作。2019年,中国留学人才发展基金会加入其中,开启了大骨节病公益项目的手术救治之路,将项目推到了一个新高度。除了接送患者往返北京接受治疗外,该项目又在昌都探索建立大骨节病医生的培养体系,制定手术标准和技术指南,进一步改善当地大骨节病患者的生活质量。

  此外,有数据显示,昌都市登记在册的大骨节病患者超过6000人,其中5000余例都在洛隆县。由于病患居住地相对分散,且许多病人患病多年,对于这些患者的电子信息登记与管理也是一个难点。参加公益项目的医学专家也表示,昌都市的大骨节病患者信息管理系统建立完备后,可以作为一项经验、模板向西藏全区甚至全国其他地方推广。

  “我们这个项目现在(昌都)那边口碑是相当好。”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骨关节科副主任医师柯岩告诉中新网记者,最开始的时候,当地的病人不愿意接受关节置换手术。第一批病人在北京接受治疗返回昌都后,才慢慢推动了后续一批批病人来京进行手术。“现在接受程度已经是越来越高了,病人一听说我们要做手术,就是一大批一大批的过来,不像以前最开始的时候。”

  “病人回去以后觉得手术能解决问题,口口相传,很多病人都燃起了对改变生活质量的一种期盼。”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骨关节科主任、中国留学人才发展基金会理事、北京厚爱关节健康公益基金会理事长林剑浩说。


1月7日上午,大骨节病公益项目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举行专家会诊会议。 李纯 摄

  谈及对项目未来的期望,林剑浩表示,昌都市的6000余名大骨节病患者并非都需要接受手术,希望能在未来5年之内完成对三分之二病患的治疗。重点还是在于为当地大骨节病的诊治提供一个更好的治疗环境,“主要是手术室的一些设备、人员、硬件、软件都能有提高”。

  当天的专家会诊有来自北京多家医院的骨科专家参加。事实上,这已不是大骨节病公益项目第一次组织联合会诊。单丝不成线,孤木不成林。在林剑浩看来,一个人的力量十分有限,公益慈善项目一定是“一个团队的事”,“是一个群体的慈善,这才能带来整个社会的一种幸福生活水平的上升”。“初心是什么,就是想让老百姓的这个疾病能够得到一个好的医疗。”

  大骨节病公益项目相关负责人也表示,目前该项目的工作“只是起了个头”,他们也在构想未来安排拉萨等地的大骨节病患者来京接受手术治疗,并呼吁更多北京的医院接收这些患者。项目还将进一步努力协助完善大骨节病诊治工作,并在区域上向西藏以外的地方延伸。

(责编: 李文治)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