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滚动图

协荣桑珠的“仲孜”情怀

发布时间:2022-05-22 16:12:00来源: 中国西藏网

  中国西藏网讯 年过花甲的桑珠在“仲孜”表演中扮演了半辈子“阿热”(领舞者),依旧活跃在舞台上,说唱、跳跃,灵活得像个年轻人。


图为桑珠 摄影:格桑伦珠

  今年 65岁的桑珠,是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曲水县协荣村人,“仲孜”是当地的一种传统舞蹈。桑珠从小就喜欢看“仲孜”表演,当年他在村里开手扶拖拉机搬东西,工作之余只要一有机会,就会到村里看“仲孜”队训练或表演。有时候为了看“仲孜”的时间长一点,他就主动加班提前完成当天的任务,然后再去“偷”看排练,看的同时还常常模仿“仲孜”里的唱词、舞步等。


图为桑珠 摄影:格桑伦珠

  18岁那年,桑珠正式成为“仲孜”队的一员,之后在协荣“仲孜”第六代传承人查斯老艺人的带领下开始学习表演。

  手扶拖拉机司机再加上一个“仲孜”队员的身份,桑珠觉得自己头顶的“天”不一样啦,用桑珠自己的话说:我以此为荣。

  然而,当“仲孜”队正式队员却并不那么简单。

  桑珠告诉记者,在“仲孜”队当演职人员,需要扎实的基本功,要花很多时间去学习。当时本来就贫困的生活,大家都在为自己的生计奔波,很少有人真正关注或喜欢这门民间艺术。

  刚开始加入“仲孜”队,桑珠在工作之余,常常跟着长辈们学习。据了解,协荣“仲孜”由7名男子表演:“阿热”(领舞)1人,雌、雄野牦牛各1头(2人合扮1头牦牛),击鼓、击钹者各1人。久而久之,桑珠掌握了所有角色,后来,还当上了“仲孜”队的老师。


图为桑珠准备练习“仲孜” 摄影:贡嘎

  协荣“仲孜”表达祝福、吉祥和圆满,每年的雪顿节,协荣村的“仲孜”表演队都要参加拉萨藏戏表演。40多年间,协荣村的“仲孜”参加了数不清的雪顿节、望果节表演。

  “早年,每一次出村演出都很不容易,最早的时候用骡子驮着道具、服装、乐器和被褥赶路。后来,坐拖拉机到拉萨河边渡口,登上牛皮船渡河,最后换乘县里的汽车,那时候西藏交通条件相当落后,光赶路就花费掉大半天时间,会让大家弄得满身是土、满脸是灰疲惫不堪。”桑珠回忆,“有时候在路上演出服被雨淋湿,变得非常沉重,演出无法顺利进行。那时,一场演出每人只有10元。”

  但那都不是最难,据桑珠介绍,最难的时候,“仲孜”队的人员,做了调整,村里只有两位老人懂得道白唱词,之前的年轻队员都去工地挣钱,待在村里的年轻人又不愿意学。桑珠走访每家每户,与年轻队员的家人面对面讲解“仲孜”对于协荣村的重要性,并请求他们的支持,找过他们的父母、妻子、也无数次的找过他们本人……天天去找,劝过吵过辩解过,刚开始还得罪过人,最后,在桑珠的努力下,以前的演员们能正常参加训练,也有新的年轻人开始加入,以致确保“仲孜”队不解散。


图为桑珠在自家院子练习“仲孜” 摄影:贡嘎

  岁月流转,戏如人生。2011年5月,协荣“仲孜”被国务院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桑珠也成为该戏种的第7代传承人。协荣“仲孜”舞蹈所需的服装、道具等得以更新,也有了自己的演习基地。

  当问起桑珠关于“仲孜”传承时,他坚定地说:“传承‘仲孜’,我还有很多事情要做。”

  如今,在桑珠的努力及村民们的配合下,当地已有很多年轻人开始学习“仲孜”。近年来,桑珠也时常到曲水县才纳乡小学授课。“我想多培养一些既会弹奏又会跳舞的年轻人,如此一来既能更加丰富艺术的表演形式,也能从小培养年轻人对舞蹈的兴趣。”桑珠说。

  此外,协荣村“仲孜”队员们参加各大活动、晚会的舞台,并在传播方式上大胆创新,利用抖音、微信、直播等新媒体平台,吸引年轻人的关注,进一步扩大协荣“仲孜”的影响力。

  协荣“仲孜”由人创造并,它的代代相传也要靠一个个具体的人。如今的协荣村,有了很多像桑珠这样的年长的、中年的、青年的人,能够不计利害为“仲孜”的传承付出,能够积极面对传承中的不容易并一直坚持、不言放弃。正因为有他们,我们相信,协荣“仲孜”的明天更好。(中国西藏网 记者/拉姆)

(责编: 陈卫国)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