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雪域高原坚守十年的一位东北姑娘王馨屿,近日走进公众视野。她以持续不断的公益实践,在医疗救助、寻亲团聚、文化推广、疫情防控等多个领域默默耕耘,累计开展帮扶行动百余次,用真诚与行动生动写就“中华民族一家亲”的温暖篇章。
面对高原地区儿童就医难的问题,王馨屿摸索出一套从信息核实、资源对接到全程陪伴的完整帮扶机制。2018年,她得知拉萨林周县的一名六岁男孩阿旺格旦因先天性眼疾失明、家庭困难无力治疗后,迅速联络北京眼科专家进行远程会诊,协助申请公益基金,并陪同患儿及家人前往北京完成两次手术,最终让孩子重见光明。十年间,她已帮助多位藏族重病儿童对接内地优质医疗资源,让十二个陷入困境的家庭重新点燃希望。
图为2018年王馨屿带阿旺在北京治疗眼睛
如今已经13岁的阿旺格旦,眼睛恢复得非常好。阿旺格旦腼腆地说:“她像我的亲人,不仅帮助我治好了眼睛,这些年来一直关心着我的成长,每年都会回来看望我们。今年中秋节,她又来看我们,还给我带来了新衣服。”
图为王馨屿在阿旺格旦家与孩子们交流
在帮助离散家庭团聚的路上,王馨屿总结出“线索整合—多方协作—实地求证”的寻亲方法。2020年,一位藏族群众向她求助寻找失散二十五年的姐姐。她系统梳理零碎信息,走访老邻居与社区,借助网络平台扩散消息,并联合西藏、青海等地的公益组织跨区域排查。经过三个月的努力,驱车数百公里深入偏远牧区确认信息,终于在青海玉树的一个村庄帮助姐弟团聚。这样的跨省寻亲,成为串联起民族情感的重要纽带。
结合当地文化特色,王馨屿探索出“文化传播+产业帮扶”的发展路径。她走进山南等地的农牧户与手工作坊,发掘藏香、民族饰品等产品背后的文化故事与工艺传承,借助直播平台向更多人讲述这些承载民族记忆的物件。同时,她建立起从选品、包装到物流的全流程品控体系,并邀请工匠走进直播间互动交流。两年时间里,她已助力三十多户家庭拓宽销售渠道,带动销售额突破两百万元,实现了文化传承与经济增收的双重效益。
图为王馨屿和阿旺格旦家人聊天
2022年疫情防控期间,王馨屿主动加入志愿服务队伍,重点支援偏远牧区的物资供应。她驾车运送口罩、消毒液、粮油和常用药品,前往海拔四千米以上的牧区。途中遇到塌方路段,她便徒步搬运物资,累计行程超过八千公里,覆盖十二个偏远牧区。在那曲安多县等地,她还为独居患病的老人提供代购药品、送达上门与用药指导等细致服务,以朴实的行动守护高原牧民的健康安全。
十年坚守,王馨屿以多元而扎实的付出诠释了民族团结的深刻意义。从医疗救助的精准帮扶,到寻亲路上的执着奔走;从文化带货的创新尝试,到抗疫期间的勇敢逆行,她所代表的民间力量正悄然推动着各民族如石榴籽般紧紧相依,为雪域高原的团结进步事业注入了持久而温暖的动力。(中国西藏网 记者/德吉卓玛)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