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讯 “有身份证的牦牛肉”“拉萨好水”“拉萨净土”……提起这些耳熟能详的商标,人们对拉萨好物一下就有了直观认知,这正是拉萨市推进知识产权保护与运用、打造“拉萨品牌”工作的成果之一。
2025年4月26日是第25个世界知识产权日,过去的一年,拉萨市以建设知识产权强市为目标,抓重点,强特色,截至2024年12月15日,全市有效商标总量突破4万件,有效专利量6686件,拥有地理标志商标23件,有效地理标志保护产品7件,并被确定为国家知识产权局第二批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标准化建设试点城市。
拉萨不仅注重加强知识产权基础建设,在西藏全区建成了首个“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率先登记数据知识产权,还立足自身地理文化资源特点和知识产权工作现状,开展了地理标志产品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产权保护和民营企业知识产权保护等重点工作。
“当雄牦牛”2016年获批国家地理标志产品,2023年被国家知识产权局列为筹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示范区项目。商标“当雄牦牛”成为拉萨市挖掘本土资源、发挥特色优势、延伸产业链的成功范例。拉萨市有关部门积极协调金融机构推出全区首单地理标志被侵权损失保险,深化对“当雄牦牛”地理标志保护,稳固其“金字招牌”地位,并推动尼木藏香、雪拉藏纸等其他西藏特色产品申报地理标志商标。
图为“有身份证的牦牛肉”展示牌 图片来自“拉萨发布”
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产权的保护,是拉萨近年来知识产权工作的“重头戏”之一,在持续推动觉木隆藏戏、尼木藏香、直孔刺绣等申报国家级非遗名录的同时,通过法规明确传承人补助标准,支持技艺传承,鼓励传承人积极注册商标。拉萨市还开设了非物质文化领域的藏汉双语知识产权课堂,向非遗管理人员及非遗传承人讲授有关商标、版权和地理标志方面知识,进一步提高非遗领域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和品牌打造传承的能力。目前,已有拉萨擦擦制作、藏族造纸、藏香制作等技艺、拉萨民间故事(吉苏啦故事)、藏文书法(麦赤)、矿物颜料等非遗商标近60件得到保护。
为创造良好的营商环境,拉萨推动多家企业与金融机构合作,落地全区首笔专利组合保险、海外知识产权保险,为民营企业防范和分担知识产权运行风险提供保障,并协助有关企业申请登记数据知识产权,实现全区数字经济产业领域知识产权登记“零的突破”。
有效“护”的同时,也要精准地“打”,是拉萨市知识产权保护工作“两手抓”的具体表现。公安机关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伪劣商品犯罪案件共计16类,其中侵犯知识产权罪主要涉及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等7类;伪劣商品罪主要涉及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等9类,并开展了“打击恶意商标注册”“蓝天行动”等多项专项整治行动。(中国西藏网 记者/赵钊)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