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bet.cn
home

拉萨市达孜工业园区以实干实绩锻造发展活力——全力打造花园式工业园区与现代化产业新城

发布时间: 2025-10-10 08:57:00 来源: 中国西藏新闻网

  近年来,拉萨市达孜工业园区锚定“现代生态、民族特色经济开发区”定位,坚持科学规划、精准施策、优化服务,在高原沃土上书写实干兴园篇章。园区发展活力持续迸发,品牌与集聚效应日益凸显,其绿色发展模式被纳入《中国开发区审核公告目录》,成为高原生态工业化的标杆样本。

  自2011年启动建设以来,经过十余年的精耕细作,达孜工业园区实现了从工业集中区到西藏首家自治区级工业园区的华丽蜕变。如今,园区规划总面积达9027亩,已建成2035.5亩,逐步形成了以净土健康产业为核心,高原特色生物及医药医疗、民族手工业、科技型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协同发展的“一区多园”格局。通过创新实施“标准地+承诺制”改革,工业用地审批时限压缩67%,土地集约利用评价连续三年位居自治区首位。园区配套建设了分布式光伏电站和污水零排放系统,单位产值能耗较传统工业区降低34%。

  企业的发展,离不开优质的服务。园区管委会始终将完善基础设施与配套服务作为工作重点,成立了企业(招商)服务中心、物流服务中心、中小企业孵化集群等机构,为企业提供信息咨询、人才对接、厂房租赁等“一站式”专业化服务,全力破解企业发展难题。创新推出“午间不间断、周末预约办”服务机制,2024年累计延时办理业务482件;搭建的“达孜企服云”平台整合43项涉企服务,实现政策精准推送与诉求线上直达,企业办事材料精简60%以上。

  “我们始终将企业需求置于首位,从企业落地、建设到投产,全程提供跟踪服务,让企业投资放心、发展安心。”达孜工业园区管委会副主任崔晨灏说。截至目前,园区已累计入驻企业1779家,其中包括实体企业79家、规上企业9家。2022年,园区荣获“国家工业旅游示范基地”称号,工业旅游线路年接待游客超8万人次,带动特色产品直销额突破3000万元。2025年,成功引入林周县(鹏博)健康产业园区作为子园区,进一步深化了“一区多园”协同发展模式,子园区首批入驻企业投产率达100%,形成青稞深加工、藏药材萃取两条亿元级产业链。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园区依托高原独特资源,全力发展净土健康产业,培育出了一批高附加值的特色产品。目前,园区拥有“藏缘”青稞酒、“优敏芭”藏香两枚中国驰名商标,以及“春光”青稞食品、“阿佳”牦牛肉制品等近20个自治区名牌产品,品牌矩阵不断壮大。建成西藏首个高原生物制品检测中心,主导制定7项国家行业标准。2025年新增发明专利21项,科技成果转化率提升至58%。“我们是最早入驻园区的企业之一,从一家小企业成长为拥有‘中国驰名商标’和‘中华老字号’的企业,离不开园区管委会的大力支持。”西藏优格仓工贸有限公司负责人龙日江措说,公司研发的冻干藏药材提取技术获得日内瓦国际发明展银奖,产品附加值提升3倍以上。

  在发展过程中,园区始终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借助总体规划、规划环评及产业发展规划修编的契机,不断优化产业功能布局,推动经济向绿色化、可持续化方向迈进。在全国首创“生态管家”第三方监管模式,布设空气质量微站12个,实现污染源实时预警。建立碳账户管理体系,引导27家企业完成清洁生产改造。2024年,园区完成工业总产值4.5亿元,总产值12.5亿元,实现地方级税收7.4亿元;2025年第一季度,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32.5%,经济运行呈现稳中有进的良好态势。绿色产业贡献率突破40%,环保投入占GDP比重连续四年超过3.5%。

  亮眼成绩的背后,是园区全体员工的实干与担当。园区管委会先后荣获“全国就业先进工作单位”“国家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等荣誉,并连续三年斩获“拉萨市先进工业园区一等奖”。园区创新开展“先锋助企”行动,组建党员技术攻坚队解决企业技术难题79项;建立东西部人才协作机制,引进专业技术人才142名,本土技术员赴江苏实训全覆盖。“这些荣誉既是肯定,更是鞭策。”崔晨灏表示,未来园区将继续优化营商环境,完善产业生态,吸引更多优质企业与项目落地。同时,推进智慧园区二期建设,部署5G+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高原智能制造示范基地。全力打造花园式工业园区与现代化产业新城,为西藏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达孜力量”。

(责编: 李雅妮 )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