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bet.cn
home

西藏观察|双节“打卡热”:文旅焕活高原假日好风光

发布时间: 2025-10-10 17:24:00 来源: 中国西藏网

  双节期间的西藏,游人如织,文旅产业热潮涌动:10月1日至10月8日,西藏全区共接待国内外游客375.52万人次,实现旅游总花费19.47亿元,重点景区客流平稳。这份热度的背后,有沉浸式体验的新意、文化与节庆的交融,更涌动着西藏文旅跳出“门票经济”、赋能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

  沉浸式体验,让高原风光有了“新玩法”。西藏林芝市巴松错的山间步道上,每天来这里观光徒步的游客达到了约6000人次,同比增长29%;暮色中的纳木错,星空摄影成了热门旅行打卡方式,游客裹着厚毯仰望银河,将高原的璀璨星河定格成专属记忆;拉萨河畔,《文成公主》大型史诗剧每晚上座率居高不下,实景舞台上的唐蕃古道故事,让观众在光影中触摸历史;在林芝,开心麻花《偷心晚宴》西藏首演也掀起热潮,沉浸式互动让藏式风情与现代喜剧碰撞出别样火花——“来西藏”不再只是看风景,更成了“体验生活”。

  非遗与节庆碰撞,让文化传承有了“新温度”。西藏拉萨市曲水县才纳乡的“千灯之夜”,成了双节火热的夜游地:千盏灯光织就梦幻天幕,大唐不倒翁的轻盈舞姿、风火轮火花秀的璀璨光影、非遗火壶表演的古朴技艺轮番上演,现代科技与传统美学的融合,让游客在惊呼中感受多元文化;昌都市边坝县的民族路广场上,唐卡传承人的画笔在画布上流转,吉祥图案、边坝人文题材的创作现场,游客既能听讲解、学勾线,还能把印有唐卡元素的文创带回家;昌都市洛隆县硕督镇的中秋集市上,印有“中华民族一家亲”字样的“唐卡明月酥”成了“网红”——非遗传承人将唐卡的吉祥纹样、色彩美学揉进青稞酥油里,一口月饼,尝的是团圆味,品的是文化韵。

  文旅的红火,早已跳出“门票经济”的圈子,成为拉动西藏经济的“强引擎”。今年,西藏出台多项政策举措,为文旅深度融合保驾护航,并策划举办了“西藏味道体验周”“来西藏摘星星”“冬游西藏”等宣传推广活动,大力发展“康养游”“文博游”等精品旅游路线。今年1—8月,西藏共接待国内外游客5700多万人次,同比增长11.3%,文化产业产值超100亿元。更重要的是,文旅的发展让更多民生福祉落地生根:从“单一景区收费”到串联起餐饮、住宿、文创、交通的完整产业链,文旅让越来越多的当地群众从“旁观者”变成“参与者”,在家门口捧起“文旅饭碗”,实现了“景区美”与“百姓富”的双向奔赴。

  回望西藏自治区成立60年,从昔日“进藏难”到如今“说走就走”,从文旅资源“养在深闺”到如今“八方来朝”,文旅业的蝶变,是雪域发展的生动缩影。如今,当游客与当地群众一起跳锅庄、品月饼,当传统技艺在体验中传承、区域资源在联动中共享,文旅早已不只是文化产业、经济产业,更成了增进民族团结的纽带、展现高原新貌的窗口。

  双节的热闹渐渐褪去,但西藏文旅的故事还在续写。站在新起点,西藏也将以初心守好生态底色,以匠心擦亮特色“名片”,以创新开拓文旅新局,让这片高原的文旅故事,永远鲜活,永远值得奔赴与期待。(中国西藏网 文/张艺彤)

(责编: 姚浩然 )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