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bet.cn
home

蓝厅观察丨首个文明对话国际日:交流互鉴 美美与共

发布时间: 2025-06-10 10:50:00 来源: 央视新闻客户端

  首个文明对话国际日到来之际,一系列庆祝活动在世界各地举行。去年6月,第七十八届联合国大会一致通过中国提出的决议,把每年6月10日定为文明对话国际日,决议充分体现全球文明倡议的核心要义。加强国际人文交流,促进全球文明对话,中国同各方一道践行全球文明倡议,共同建设美美与共的世界文明百花园。

  设立文明对话国际日,旨在提升全世界对文明多样性、文明交流合作重要价值的认识,鼓励不同文明加强交流互鉴,增进团结,共同探寻全球性挑战的解决之道。

  文明如水,润物无声。中国着力搭建人文交流文明互鉴桥梁,为人类共同进步、世界繁荣发展凝聚合力。

  邀请中亚五国参与实施“文化丝路”计划;提出愿同阿方设立“全球文明倡议中国—阿拉伯中心”;与非方携手推进“文明互鉴伙伴行动”;深化中拉文明交流互鉴,举办中拉文明对话大会……一项项扎实行动让践行全球文明倡议有了更多落脚点,推动不同文明和谐共处、相互成就。

  交流对话拉近心与心的距离

  中国致力于搭建不同文明交流对话的新平台,开展形式多样的国际人文交流合作。从“读懂中国”国际会议、“良渚论坛”、世界古典学大会的成功举办,到中匈文明交流互鉴合作研究中心、雅典中国古典文明研究院相继开设,再到实施一系列便利外国人来华旅游举措,举行精彩纷呈的中外旅游年、文化节、青年艺术节……持续的交流对话,增进理解、加深信任,不断拉近心与心的距离。

  肯尼亚常驻联合国内罗毕办事处代表阿巴布认为,全球文明倡议传递了一个明确信息,表明世界各国紧密相连。人类文明的多样性编织出一幅动人的全球图景,而中国秉持命运与共的理念,正为此作出不懈努力,发挥积极作用。

  文明因交流而多彩 文明因互鉴而丰富

  在刚刚过去的端午节,从汨罗江到德国美因河,不同国家的人们在龙舟竞渡中,体验文明交融的魅力。此时此刻,中乌联合考古队正在乌兹别克斯坦苏尔汉河流域,一同发掘千年古城尘封的历史记忆。来自希腊、墨西哥等国的珍贵文物正与中国各地观众见面,展现世界文明的绚丽多姿。一幅幅文明对话的生动图景在中国与世界各地渐次铺展,播撒下更多友谊的种子。

  人类命运共同体研究中心主任、外交学院院长王帆向《蓝厅观察》记者表示,中方倡导以文明对话取代文明对抗,以互利共赢取代零和博弈。尊重彼此的文明,能够从彼此不同的文明中相互学习、相互借鉴,通过平等对话和务实合作,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注入持久文明力量。

  弘扬平等、互鉴、对话、包容的文明观,中国与世界不同文明互通互鉴、携手前行,让人类文明之花更绚丽绽放,让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未来更光明可期。

(责编: 王东 )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中华文明的独特之处是其强大韧性”

    (记者管克江)“中华文明是世界上最古老、延绵时间最长的文明之一,从哲学、科学、艺术到创新等各方面,为人类文明进程作出巨大贡献。哈比卜·巴达维说:“中国提出的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是现代历史上最雄心勃勃的合作计划。 [详细]
  • 中埃“文明之鹰-2025”空军联合训练圆满结束

    当地时间4日上午,中埃“文明之鹰-2025”空军联合训练在埃及空军某基地闭幕。  [详细]
  • 遇见马来西亚丨烟火人间 文明共生

    在马来西亚,中国飞檐与摩尔穹顶会在同一片天空下对话,椰浆饭的浓郁与海南鸡饭的清香在街头混搭,而我们的耳边会响起客家话、马来语、英语、粤语……相织交杂。当阿拉伯字母被镌刻在粉瓷、彩瓷、青花瓷上,这些“中国定制”成为当时西欧、波斯等上层贵族之间的不二之选。 [详细]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