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8日,西藏召开“西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系列主题第十三场新闻发布会,介绍西藏法院聚焦主责主业,助推西藏基层社会治理高质量发展的相关情况。记者从会上了解到,近年来,全区法院坚持党的领导,始终以党建引领融入基层社会治理大格局。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党组带领全区法院聚焦“四件大事”聚力“四个创建”,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主动融入基层社会治理大格局,把大量矛盾纠纷吸附于基层、化解于萌芽、止步于诉前。
汇聚多元解纷强大合力
调解平台入驻调解组织135家
西藏高级人民法院召开全区法院一站式多元解纷和诉讼服务体系建设现场推进会,积极参与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助推“矛盾纠纷一站式受理、一揽子调处、一链条化解”目标实现。截至目前,全区74家基层法院如期完成入驻任务,共选派47名资深法官、24名法官助理、45名书记员以及14名特邀调解员入驻综治中心。
在汇聚多元解纷强大合力方面,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积极完善协同联动机制,与自治区司法厅联合印发诉调对接工作办法,与区人社厅等12家单位建立“总对总”在线诉调对接机制,不断扩大“朋友圈”,深化“法院+”多元解纷体系建设,汇聚解纷合力,形成“非诉挺前、诉讼断后”的良性解纷生态。截至目前,人民法院调解平台入驻行业性、专业性调解组织135家、基层治理单位1040家、调解员1131名,化解纠纷4801件;委托人民调解组织化解矛盾纠纷13362件,办理司法确认3045件。
持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
共审理涉企案件53494件
全区法院始终坚持办案就是治理的理念,紧扣审判执行主责主业,做深做实矛盾纠纷实质性化解。其中,持续加强新时代“两庭”建设,始终把加强新时代人民法庭、车载科技流动法庭建设作为助推基层社会治理的重要载体,召开现场推进会,出台新时代“两庭”高质量发展“六大工程”工作意见,努力实现司法服务全覆盖。同时,持续打击刑事犯罪,全区法院始终把依法惩治犯罪、保护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作为参与社会治理、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抓手,积极推进扫黑除恶斗争常态化,深入开展打击治理电信诈骗、医保诈骗、非法集资等专项行动,依法严惩各类违法犯罪。2023年以来,全区法院审结一、二审刑事案件7200余件。
在持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方面,全区法院始终把持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作为提升社会治理水平的重要举措,妥善审理涉企纠纷,制定“执转破”操作指引,加大破产案件清积力度,推动产业优化升级,护航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近三年,全区法院共审理涉企案件53494件,破产案件27件。此外,在持续深化“执行难”综合治理方面,全区法院始终把“切实解决执行难”作为服务基层社会治理的重要一环,与自治区公安厅等37家单位建立联动机制,深入开展“清积案、提质效”“雷霆2023”“终本清仓、回暖促执”等专项行动。近三年,执结案件87404件,执行到位金额110.18亿元。
创新延伸多元解纷精细触角
开展法治宣传近6000场次
全区法院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用心用情用力做实为人民司法,在保障群众各项权益中优化基层治理。在加强未成年人司法保护方面,全区法院始终把加强未成年人司法保护和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作为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重要任务,专门召开全区未成年人审判工作现场会,研究制定《关于进一步做好新时代未成年人审判工作的实施意见》,加强西藏未成年人权益司法保护和犯罪预防治理。同时,加强普法宣传,始终坚持以普法宣传促进社会法治意识提升,积极构建“线上+线下”普法网络,落实“一个案例胜过一打文件”要求,以案例示范明确行为规则。近三年,共发布刑事、民(商事)、行政等典型案例100余件,开展法治宣传近6000场次,受众近90万人次。
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袁英鹰表示,司法审判事关群众对法治的信任,加强基层社会治理事关党的执政根基。下一步,全区法院将以更高的站位、更大的决心、更有效的措施,坚持“抓前端、治未病”,主动融入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奋力书写西藏法院积极参与、服务、助推全区基层社会治理的时代答卷。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