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提升高寒高海拔极端环境下的专业救援能力,总队开展了为期12天的高寒高海拔救援技术中高级培训。此次培训来自7个支队30名师资骨干参与,参训学员合格率达到100%。
此次训练地点位于山南浪卡子县,该地区平均海拔超过4500米,氧含量仅为平原地区的40%,白天平均气温在-20℃至-2℃之间,训练条件极为艰苦。为确保培训质量高、成果实,西藏自治区消防救援总队特邀请四川省户外登山运动协会的4名专业教员进行精准施训,全程管控安全并严格考评。同时,云南省消防救援总队6名业务骨干也参与其中,开展技术交流并协助修订教材,进一步提升了培训的专业性和实用性。
此次培训在全国消防救援队伍实景实训演练领域开创多个先河。率先开展“系统化、规范化、专业化”的高寒高海拔救援技术培训,树立行业标杆。首次探索5000米及以上超高海拔救援新模式,填补领域空白。联合云南省消防救援总队构建高级绳索训练与考评体系,加强区域协作,提升评定标准。改制转隶后,首次开展超高海拔野外实战驻训,积累宝贵实战经验,为复杂救援开辟新路径。
此次培训内容涵盖冰雪行走、滑坠制动、冰裂缝救援等31项关键技术。参训学员在低压、极寒、缺氧的极端环境下,克服重重困难,分别在海拔5200米桑姜拉姆冰川和海拔4900米的卡若拉冰川区域进行实地操作训练。通过高强度、多维度的实战演练,学员们掌握了应对极端环境救援任务的核心技术,为未来执行高难度救援任务奠定了坚实基础。
此次培训以“全要素、实战化、创新型”为目标,重点围绕技术攻坚、装备应用等方面展开。同时,培训队就装备低温适配性开展了测试,采集并整理了32条测试数据,为后续装备研发和改良提供了科学依据。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