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bet.cn
home

向好而行 提高群众幸福指数

——南木林县着力抓好易地扶贫搬迁“后半篇文章”

发布时间: 2024-12-18 09:48:00 来源: 西藏日报

  图为南木林县多角乡中心小学内学生们在进行户外活动。图/文 记者 旦增嘎瓦 通讯员 仓木拉 平措欧珠

  “以前在老家的时候出门都要走个把小时才能到医院,自从搬迁到色雄以后,出门就有学校、医院,公共设施一应俱全,比老家方便多了。”南木林县多角乡色雄村村民达次说,告别了山坳坳里的老房子,住进了新楼房,作为易地扶贫搬迁项目的受益者,他对现在的生活很满意。

  走进色雄村,一排排崭新的房屋错落有致,村庄道路平坦且宽阔,休闲广场上,老人们坐在长椅上晒着太阳,唠着家常;现代化的学校里,不时传来孩子们清脆的读书声和欢快的笑声;便民服务中心内,村民便捷地办理着各种事务;就业车间内,机器的轰鸣声交织着村民劳作时的交流声,处处是一派繁忙场景。

  “在农忙时可以忙农活,农闲时在合作社工作,还能收到每月4000元的稳定收入,在这干得可高兴了。”普布仓决是南木林县色雄雅儿培藏式传统纺织农牧民专业合作社的员工。过去,在老家以务农为生,收入低、农活重,家庭经济压力大;搬迁到色雄村后,普布仓决就在家门口上班,挣钱、顾家两不误,日子是越过越甜蜜了。

  搬新居更要谋新生,南木林县多角乡色雄村驻村工作队队员仁增旺姆说:“在‘搬得出’的基础上,南木林县持续引进和建设村集体产业,促进搬迁群众在‘家门口’就业增收,让搬迁户实现‘楼上住新家、楼下进工厂’的新生活方式,提高了搬迁群众的幸福指数。”

  近年来,南木林县扎实抓好易地扶贫搬迁“后半篇文章”,让越来越多的群众告别艰苦环境,通过集聚各类政策、资金,不断完善基层党建、经济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持续解决居民就业问题,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群众幸福感、满意度不断提升,让搬迁群众开启从“搬得出”到“过得好”的幸福新生活。

(责编: 陈濛濛 )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日喀则市南木林县多措并举巩固农牧民增收好势头

    上半年,全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743元、同比增长13.4%,较全市平均水平高4.5个百分点,增速位居第一。项目建设领域全面推广以工代赈模式,累计实施以工代赈项目36个,吸纳就业10258人、增收7200万元。 [详细]
  • 上半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743元,同比增长13.4%

    今年以来,日喀则市南木林县坚持把促进农牧民增收作为根本之举,把作风建设融入稳就业促增收全过程,从吸纳就业、产业激活、政策应用等方面拓宽增收途径。 [详细]
  • 以路为“线”,串起美好生活

    在日喀则市南木林县普当乡朗龙村,格桑琼在自家小超市门口忙着从装满货物的小货车上卸货。“这条公路不仅降低了进货成本,让我的超市货物品类更加丰富,更让我们村民的生活质量得到了提升。”她满脸笑意地告诉记者。  [详细]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