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bet.cn
home

西藏:高原经济迸发新活力

发布时间: 2024-10-18 09:47:00 来源: 光明日报


鸟瞰申扎县城集中供暖项目太阳能集热场。 新华社记者 旦增尼玛曲珠 摄

  一排排太阳能板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将无尽的光能转化为电能;“互联网+”模式广泛应用,电商平台让高原特色产品走向全国乃至世界;通过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等技术,令游客沉浸式体验历史文化和自然风光……不论是清洁能源的兴起,还是借力现代科技助推文旅产业迭代升级,新质生产力正成为西藏高原经济崛起的强劲新动能。

  “十四五”以来,西藏地区生产总值从1900亿元增长到去年的近2400亿元,人均GDP从5.23万元增长到6万元,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多年保持在全国前列。西藏,这片神奇而广袤的高原大地,在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浪潮中,取得了一系列令人瞩目的成绩,展现出蓬勃的发展生机与活力,走出了一条高原经济高质量发展新路子。

  清洁能源 发挥当地资源禀赋

  深秋时节,记者来到那曲市色尼区欧玛亭嘎风电场,只见一座座风机随风而动。这个100兆瓦风电项目于2024年1月1日全容量并网发电,是全国超高海拔地区已建成单机容量最大、装机规模最大的风电项目。

  “西藏清洁能源禀赋优秀,风能、水能、太阳能、地热能等发展潜力巨大。但在很长一个时期,清洁能源利用都存在滞后与空白,资源向能源的转化效率偏低。”国家能源集团西藏那曲分公司副总经理胡建生介绍,欧玛亭嘎风电项目并网发电后每年可提供清洁电能约2亿度,能够满足当地23万人一年的用电量,这让那曲人民实现了“用电自由”。项目每年还可节约标准煤约6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约16万吨,对改善那曲市能源结构、保障百姓冬季取暖和用电需求、促进生态环境保护等各方面都具有重要作用。

  据测算,西藏清洁可再生能源技术可开发量达10亿千瓦以上,可为全国提供成本低、可持续的绿色电力。大力发展清洁能源产业已成为西藏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关键所在。

  近年来,西藏清洁能源发展迅猛,大型项目陆续落地,除已建成的大型水电、光伏、风电项目外,还有一系列新项目正在规划和建设中。今年2月,华能加娃光储电站一期工程在山南市曲松县正式开工。作为西藏在建的最大光伏项目,项目建成后,年平均发电量可达3.7亿千瓦时,将为西藏建设国家清洁能源接续基地和示范区发挥重要作用。

  在满足高原经济社会发展用电需求基础上,西藏也在逐步打通电网丰水期藏电外送通道。青藏直流二期扩建工程等一批重点工程正在加快推进,西藏高海拔特高压直流输电、大规模新能源并网等领域正在探索技术突破。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西藏实现外送电力25.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3.98%。自2015年首次实现“藏电外送”以来,截至2024年8月底,西藏累计外送清洁能源146亿千瓦时,覆盖我国华东、华中、华北、西北、西南等地区,助力受电省份减少标准煤使用约448万吨,减排二氧化碳约1117万吨、二氧化硫约34万吨。

  目前,西藏已建成500千伏为主网架、各级电网协调发展的统一电网,形成以水电为主,地热、风能、太阳能等多种清洁能源互补的综合能源新体系,并带动起关联新兴产业快速发展。西藏已建在建的电力装机容量2414万千瓦,其中清洁能源占比超过95%,居全国前列。

  数字经济 助力联通高原内外

  “我们平时用的‘车来了’小程序、西南五省医保跨省直接结算、‘互联网+’政务服务等,都有赖数据支撑,才让生活工作更加便捷。”西藏自治区经济和信息化厅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得益于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西藏不断将信息化与产业融合,创新发展新动能呈现良好势头。数字技术已经加速嵌入公共服务、社会治理、民生改善等环节,正在改变高原百姓的日常生活,也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

  “西藏常年平均气温低,自然气温就能保证大数据中心散热。而且高原空气干燥、洁净度高,二氧化硫含量极低,能延长各类服务器的使用寿命。”西藏宁算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负责人蒋宁介绍,低温低氧环境,虽然对人类长期居住带来挑战,却是大数据中心的“理想地”。目前该集团正在利用数据中心打造西部地区大型低成本超算中心,在数据中心的基础上构建“云+行业”业务生态,扩展相关行业,助力西藏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

  在今年7月份举行的“2024全球数字经济大会拉萨高层论坛”上,西藏自治区经济和信息化厅副厅长、自治区数据管理局局长旺堆介绍,近3年西藏数字经济增加值年均增速14%以上,2023年实现250.98亿元、同比增长19.3%,数字经济规模占全区GDP比重突破10%,增速是GDP增速的2倍。

  目前,西藏全区4G网络已实现行政村全覆盖,5G网络实现乡镇以上全覆盖,拉萨区域性国际通信业务出入口局开始运行,全区一体化数据中心“1+7+N”体系基本建立,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加速演进,20余项典型案例入选全国试点示范。西藏正在探索和走出一条“以数强政、用数惠民、借数兴业”的高原特色数字经济发展新路。

  数字经济的发展打破了西藏地域的限制,让西藏与外界紧密相连。在国家“东数西算”工程背景下,西藏充分发挥自身资源优势,承接东部发达地区的算力需求。在此过程中,促进东西部数据流通、价值传递,带动数据中心相关产业由东向西有效转移,西藏正全面融入全国发展大格局中,实现高质量发展。

  曾经,西藏的特色产品由于地处偏远、交通不便,难以走向更广阔的市场。如今,通过电商直播、线上店铺等形式,西藏的牦牛肉干、藏红花、藏毯等特色产品源源不断地销往全国各地乃至海外,农牧民们借助网络拓宽了销售渠道,收入显著增加。

  在政务服务领域,数字技术的应用让西藏实现了“信息多跑路,群众少跑腿”。一站式政务服务平台整合了各部门的业务,在线审批、网上办事等功能极大地提高了办事效率,优化了营商环境。企业办理注册登记、项目审批等事项的时间大幅缩短,激发了市场主体的活力和创造力。

  数字经济还为西藏的教育和医疗带来了变革。线上教育资源打破了时空的限制,让西藏的学生们能够接触到优质的教育课程和师资力量。远程医疗服务也发挥了重要作用,过去,一些疑难病症在西藏当地难以得到有效诊治,现在通过远程会诊、在线医疗培训等,大城市的医疗专家可以为西藏患者提供诊断建议,西藏的医护人员也能获得更多学习提升的机会,提升了西藏整体的医疗水平。

  科技创新 促进特色产业提质

  走进位于山南市加查县的惹米产业园区,西藏安琪珠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厂房内一片繁忙景象。“公司结合西藏独特的高原环境和物种资源,选育培养特有菌种,并对其中具有益生功能的菌株进行系统性研究与产业化应用,打造出鲜活优质的益生菌制品、膳食补充剂等产品。”公司项目经理何新章介绍,整个车间通过数字化、智能化、自动化,实现了全工段自动控制、全封闭输送、数字化管理及全工段质量可追溯。其自主研发的生产工艺,不仅填补了西藏地区生物制品的空白,菌种和关键技术还突破国际技术封锁,实现全过程自主可控。

  日前,高原益生菌项目已经实现量产。何新章告诉记者:“高原特色微生物产业的培育,将推动当地特色产业提档升级,在带动农牧民群众增收、壮大集体经济,驱动生产力向新能级跃迁等方面将发挥重要作用。”

  满眼生机转化钧,天工人巧日争新。新的科技手段催生出新的产业形态和经济链路。西藏自治区科技厅厅长杨开勇告诉记者:“当前,科技创新在西藏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从解决民生问题到推动产业升级,科技创新正成为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关键动力。”

  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引领下,西藏立足资源禀赋、产业基础,通过新技术新科技不断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加快促进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统筹推进传统产业升级、新兴产业壮大、未来产业培育,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新活力。

  日喀则市素有“世界青稞之乡”的美誉,青稞产量约占西藏自治区总产量的5成。近年来,该市立足传统青稞产业优势,深耕青稞良种培育,加强青稞产品研发,着力打造青稞全产业链,提高青稞品牌附加值,为当地农户打开了“致富门”。

  “青稞产业做大做强,不仅要有资金、技术,更要有创新。”说起“小青稞”里的“生意经”,西藏格藏青稞食品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小索顿深有感触。20年前,公司还是一家青稞加工小作坊,为了扩大规模,企业先后贷款1850多万元更新加工设备、加强技术研发,逐渐发展成拥有“童嘎”“谷麦粒稞”等多个知名品牌的青稞食品生产销售公司。目前,公司相继研发生产豌豆糌粑、青稞饼干、青稞爆米花等10余类产品,认证绿色食品4个,年收购青稞315万公斤左右,带动种植户1550多家。

  “传统农牧业在科技创新的推动下,实现了传统与现代的深度融合。”西藏自治区发展改革委党组书记、副主任王念东告诉记者,近年来,通过科技赋能,西藏大力发展青稞、牦牛、藏羊、藏猪、藏鸡等高原特色优质资源产业,选育出了“藏青3000”等7个青稞高产新品种,以及半细毛羊、雪域白鸡等多个畜禽新品种。下一步,西藏将加大资金投入和创新力度,加快完善水电路讯等重大基础设施,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激活发展新动能,把各项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未来,西藏必将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在新时代实现高质量发展,创造更加辉煌的成就。

(责编: 陈濛濛 )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