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陲山乡展新颜——日喀则定日县绒辖乡边境小康村建设见闻
绒辖乡位于日喀则市定日县西南部,是定日县所辖的5个边境乡镇之一,全乡辖仓木坚、陈塘和达仓3个行政村,共有245户1007人,农牧民年人均收入13951元。近年来,在党的惠民政策带动下,在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绒辖乡统筹推进边境小康村建设工作,形成了一系列可推广可复制的经验做法。
住进新房,打心眼里高兴
2015年4月25日,尼泊尔发生8.1级地震。定日县受地震影响受灾较重,房屋、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基础产业等方面均不同程度受到影响。
由于绒辖乡是“4·25”地震重灾区,达仓村和仓木坚村原址又存在较大地质灾害隐患,2016年,该乡制订了“三村合一”整乡推进的灾后重建方案,并于2017年6月陆续推进实施边境小康村建设项目。
“崭新的房子已经建成,住在宽敞明亮的新家里,我打心眼里高兴,真的很感谢党和国家!”陈塘村村民索朗顿珠说。
刚走到索朗顿珠家门口,记者便听见“嘎吱、嘎吱”的声音,原来是他的妻子朗卓正在院子里编织氆氇。走进屋里,便看到各种家电一应俱全,装修精美,客厅的桌上还摆放着各种干果和饮料。
“最早的时候,我们住的都是石木结构的房子,光线差,不保暖,抗震等级还低,哪有现在的房子好啊!”看着自家宽敞明亮的房子,索朗顿珠十分感慨。
自绒辖乡实施灾后重建和小康村建设项目以来,205座由国家投资修建的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藏式民居拔地而起。目前,该乡农牧民已如期分段搬迁入住新房。
索朗顿珠回忆说:“以前全是土路,有些地方甚至连路都没有,运输要靠牛驮。那时候,全乡只有一辆皮卡车。”在交通不便的情况下,村民们挖的虫草、野生药材等很难“走出去”。这样的情况一直持续到2016年。在政府扶持下,岗绒、绒卓和绒聂公路相继通车。“交通便捷了,我就买了大货车跑运输,一年就赚20多万元,这生活水平立马就上去了。”索朗顿珠笑着说。
从“有房住”到“住好房”,绒辖乡更多老百姓和索朗顿珠一样,住房条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过上了幸福生活。索朗顿珠动情地说:“我们会一直生活在这里,争做神圣国土守护者和幸福家园建设者。”
富起来了,生活充满希望
2017年4月11日,陈塘村通车;2017年9月22日,陈塘村信号通了;2021年7月31日,陈塘村有网了……谈起绒辖乡的变化,定日县绒辖乡党委副书记、人大主席土旦感慨万千:“路通了、网通了,致富路也宽了,这些都是党和政府关心关怀的结果。”
近年来,绒辖乡党委、政府本着“为群众谋利增收”的宗旨,着力培育带动能力强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引导农牧民科学种植养殖、开茶馆、办民宿,持续增加农牧民收入。目前,手工特色产品加工、绒王谷酒生产、劳务输出等已成为该乡增收致富的重要渠道。
“老板,再来一份饺子。”“这里要一份藏面。”“这儿再要一磅甜茶。”……
“好嘞,请稍等,马上就来。”循声望去,土旦顿珠的妻子尼玛正在厨房里煮藏面。年轻干练的她跟人交谈时,总是带着腼腆的微笑。正值饭点,夫妻俩的小茶馆里满是食客,欢笑声此起彼伏。
说到开茶馆的初衷,尼玛告诉记者,今年她在村民扎西次仁的饭馆里打工,积累了一些经验,又看到开茶馆的收入比较可观,就和老公合计着把自家一楼的房间装修一下,开办属于自己的茶馆。这样既可以增加收入,又能照顾两个孩子。
每天大多数的时间,夫妻俩都在茶馆里张罗生意。他们的茶馆饭菜可口,环境干净整洁,生意格外红火。“从7月14日开张到现在,每天能赚2000多元,我这小茶馆能有这么好的收益,真是出乎意料呢!”土旦顿珠笑得合不拢嘴。
“我们经常给村民们做思想工作,引导大家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自力更生、勤劳致富。”定日县副县长、绒辖乡党委书记郑天强说。
巡边守边,守护祖国边陲
绒辖乡地处边境一线,强边固防责任重大。多年来,绒辖乡党委、政府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切实把强边固防工作抓实抓好,强化党政军警民“五位一体”工作机制,进一步完善强边固防体系。
在党和国家的政策关怀下,绒辖乡百姓的日子越过越红火,边境群众的爱国意识也愈加强烈。村民格桑次仁就是一位有着强烈爱国意识的巡边人员,他每天的任务就是用脚丈量这片土地。他常说:“我们现在的好生活是党和国家给的,守好一草一木,是我们对伟大祖国最好的报答。”如今的绒辖乡,每位群众都自发承担起巡边守边的责任,毫不松懈。
目前,绒辖乡建立了治保、治安联防、民兵、护林、护村等队伍,24小时驻守防控、每日定期巡逻巡护、每月不定期对重点领域检查管理,为守边固边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巡边是件光荣的事。我们主要在聂鲁和拉布吉山口巡逻,查看通外山口是否有人员越境足迹,检查边境一线的技防和物防设施。”村民格桑次仁说,24岁开始巡边、今年46岁的他已经坚持巡边22年了,每天他都会认真佩戴好党徽,胸前的党徽让他充满了力量。一公里走完还有一公里,一座山翻过还有一座山,途中的山水、牛羊都是格桑次仁心中最美的风景。
如今,行走在绒辖乡各处,可见整齐的藏式院落、纵横交错的水泥路,乡村面貌焕然一新,群众的生活每天都在发生着变化,大家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升。各族人民齐心协力,守家护边谋发展,誓要把边境乡村建设得更加美好!
(记者 朱楠 胡荣国 杨小娟 扎巴旺青 扎西顿珠 李洲)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西藏农牧民走上致富“快车道”
依托技能培训,西藏波密县玉普乡米堆村村民扎西次旺,5年前学习机动车驾驶技术并成功考取驾驶证。[详细] -
农民企业家旺堆:幸福不忘本 扶贫见真情
旺堆,1961年出生在墨竹工卡县甲玛乡孜孜荣村的一户农家,家里依靠数头牛羊过日子,生活艰难。[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