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扶贫

西藏那曲:牛奶里的“致富曲”

发布时间:2021-11-08 09:00:00来源: 中国西藏网

  中国西藏网讯 十一月的羌塘草原,天高云淡、牧草黄枯。驱车前往位于西藏自治区那曲市色尼区罗玛镇凯玛村的嘎尔德生态畜牧产业示范基地,员工们或收割芫根,或制作酥油、“拉拉”等奶制品,一派繁忙。不远处的人工种草区域,黑色奶牛正低头觅食;智能牧草种植室里,绿油油的牧草正待收割……

  从靠天养畜的传统生产方式到标准化、工业化的生产方式,这里探索出了一条牧业可持续发展的路子,也让牛奶里的“致富曲”像羌塘草原上的牧歌一般越唱越响。


图为嘎尔德生态畜牧产业示范基地里牦牛悠闲觅食 摄影:王媛媛


图为嘎尔德生态畜牧产业示范基地里员工正收割芫根 摄影:王媛媛


图为嘎尔德生态畜牧产业示范基地里员工正制作酥油 摄影:王媛媛

  西藏嘎尔德生态畜牧产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嘎桑加才介绍,嘎尔德生态畜牧产业示范基地于2017年开始打造。基地主要以奶制品深加工为主,通过严格的品控收购农牧民的鲜奶以及基地奶源,采用传统技艺加工成酸奶、酥油、“拉拉”等奶制品,在拉萨、那曲等地销售。

  良好的经营模式,吸引了包括35名返乡大学生在内的110多名当地群众实现就近、就便就业。在基地的加工车间,罗玛镇凯玛村的村民索朗次措正在制作“拉拉”。她告诉记者,没来基地工作前,她就在家放牧。“这里工作每个月有3500元的工资,年底还有奖金。离家近,家里的活儿不耽误,还能赚钱,挺好的。”

  在嘎尔德生态畜牧产业示范基地的带动作用下,色尼区三分之一建档立卡贫困群众成功实现脱贫。自基地运营以来,通过收购牛奶、收购肥料、短期务工、购买奶牛、草地流转、长期就业、产业分红等形式,已带动色尼区牧民群众4720户23804人,兑现各类受益资金5168.06万元,其中,贫困户受益1514户8009人,兑现受益资金1674.44万元。


图为嘎尔德生态畜牧产业示范基地里索朗次措正制作“拉拉” 摄影:王媛媛


图为嘎尔德色尼区销售总店里,当地群众购买产品 摄影:王媛媛


图为嘎尔德色尼区销售总店里的收奶员巴桑 摄影:王媛媛

  在色尼区的嘎尔德销售总店,收奶员巴桑结束一天的工作准备下班回家。从曾经的贫困户到现在别人问他借钱的先进户,巴桑说这都是因为党和国家的好政策以及自己的勤奋肯干。

  巴桑从2017年就在这里工作。上午他会开着公司的车去签订协议的各家各户收奶,下午就在店里等着人们上门送奶。他告诉记者,这份工作一个月工资近3000元。“加上其他收入,我在2019年买了辆长安车。现在我家两个孩子都已经大学毕业了,家里的生活那是完全不用愁了,只会越来越好。”

  现在这里已经探索出了适合藏北牧区发展的“一十百千万”嘎尔德运营模式,即以1个龙头企业带动10个奶源基地,10个奶源基地带动100个村级合作社,100个村级合作社带动千户牧民养殖户,千户牧民带动万头牦牛奶牛养殖。通过该运营模式,形成了色尼区牧业发展的特色产业链。

  嘎桑加才说,基地目前最缺乏的就是人才力量和科技支撑。“我们想通过人才引进和与科研机构合作的方式,可持续化发展牦牛产业。这样群众的牧业收入会继续提高,牛奶里的‘致富曲’也会唱得更加响亮。”(中国西藏网 记者/王媛媛)

(责编: 常邦丽)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闪耀边陲的“高原明珠”

    目前,尼玛旦增带领群众创办的合作社除解决了4人就业外,还为群众提供了就近就便增收的机会。[详细]
  • “土疙瘩”也能拓宽致富路

    今年是巩固脱贫攻坚接续乡村振兴的关键之年,5月初,拉萨市民政局驻墨竹工卡县羊日岗村第十批驻村工作队为羊日岗村自愿种植土豆的21户村民购买了6300斤土豆种子,价值7560元。[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