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扶贫

三座桥,见证那曲比如交通巨变

发布时间:2021-06-23 10:08:00来源: 西藏日报

  湛蓝的天幕下,翻滚的怒江一路高歌,奔向更远的地方。位于西藏那曲市比如县良曲乡的“藏北第一吊桥”横亘在奔腾的怒江之上。近邻的一座老木桥,百根碗口粗的原木凑成的桥墩,任凭浪花拍打;不远处的良曲乡水泥大桥,横跨怒江,连通着两岸的现代交通。

  三座桥,折射着藏北交通的巨大变迁。而今,昔日的“藏北第一吊桥”也已淡出历史舞台,虽然悄无声息,但却见证着怒江两岸群众的幸福之变。

  在过去,木桥、溜索是两岸居民出行渡江的唯一通道。有了老木桥,人们的出行需求基本得到解决。但由木板和绳索简单搭建而成的老桥,又让当地群众犯了难。因为桥梁过于简单,对很多人,特别是儿童单独过桥造成了很大安全隐患。此外,因为桥梁承载能力限制,老桥也只能允许人马通过。

  这些困难造成群众无法及时将各类经济产品外运销售。牦牛肉、奶渣、酸奶、牛奶等在最好、最新鲜的时候运往外地销售,经常会出现还没有运到销售点,就已经坏掉的情况。交通不便严重制约了当地经济发展。

  1999年,由政府出资兴建的新桥建成,该桥为悬索结构,桥长一百多米。在当时是那曲市跨度最大的吊桥,有着“藏北第一吊桥”的称号。

  坚固结实的新桥为群众出行提供了更为安全的保障,也有效解决了当地物产及时销售的问题。农牧民可以顺利地将特产运往外地销售,再加上精准扶贫政策的支持,越来越多的专业合作社成立,越来越多的群众鼓起干劲参与特色经营。因为“藏北第一吊桥”,群众的钱袋子鼓起来了,周边6个村的经济持续发展。

  “‘藏北第一吊桥’的建成,让当地群众走上了坚实的致富路,大家纷纷买起了各种车、盖起新房子。”良曲乡乡长才旺介绍道,“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该吊桥已经无法满足群众的出行需要,于是政府投资在吊桥的下游建起了承载重量更强、能过大型车的现代化水泥桥。”

  对于进出藏游客而言,“藏北第一吊桥”只不过是横跨怒江两岸的一座“老桥”,并不太引人注意。但这座“老桥”却是藏北交通巨大变化的一个重要见证,对推动比如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过重要贡献。

  截至2020年年底,比如县续建农村公路项目共11个,总投资36752万元,104个建制村实现道路通畅。

  “刚参加工作那会儿,我们从良曲乡去那曲市需要马不停蹄赶2天,得益于快速发展的交通,现在3个半小时就能到那曲市。”在比如工作了20多年的吴达华说。

  滔滔怒江奔腾不息,“藏北第一吊桥”静静耸立。怒江无桥不成路,怒江之桥,是比如人民幸福生活的时代见证。

(责编: 常邦丽)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