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文旅资源 做亮党建品牌
图为阿里地区地直单位党员干部到红色教育基地开展“弘扬红色精神、继续砥砺前行”主题党日活动。记者 卞琳琳 练敏 摄
从1950年136名英勇的先遣连战士战冰峰、克雪盲,在神奇的“天路”撒下“初心火种”,到1992年孔繁森到阿里工作,擎起了红色阿里的“精神旗帜”,再到如今常年驻扎在海拔5000米以上的泉水湖一级公安检查站的党员干部,坚守着藏西先锋的“红色信仰”……半个多世纪的历史长河里,这股一直传承的精神力量,为阿里巨变注入了红色基因,薪火代代相传。
红色基因是历史的积淀,是历史真正厚重之所在。近年来,阿里地区始终秉持“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的理念,坚持推进党建工作与社会发展相融合,依托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着力推进“边境党建红色长廊”工程,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传承红色阿里基因,从一脉相承的精神谱系中汲取前进动力,为党建工作持续注入“红色动能”,不断激发红色党建新动力。
“这里是过去的小学校,我那个时候就在这里上班。”在位于阿里地区革吉县县城西侧的直属库红色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与共和国同龄的久美老人,是直属库的管理员和义务讲解员,他用不太流畅的汉语,正在为前来参观的干部讲解。
直属库红色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设有多个展厅,在新建革命展厅里,陈列着114张老照片、53份革命文献、12篇英雄事迹和1052件老物件,其中一个展示柜里都是久美老人主动向县里捐赠的,这是阿里集中精力打造的一所集党性体验、政治教育、休闲文化、党建交流、红色传播功能于一体的红色教育基地,也是阿里高原一份珍贵的红色记忆。
直属库大门口,久美老人指着革吉县城说:“最初的‘马背党委’‘帐篷政府’,如今早已变成了繁华的小康县城,但革命历史,从来没有被忘记。”
阿里红色土壤肥沃,在悠久的历史发展中,不断演绎出自己独特的精神文化——“先遣连精神”“孔繁森精神”“阿里精神”等。其中,位于阿里东部先遣乡扎布村的先遣连遗址,是培育红色精神的重要摇篮,也是阿里大北线红色旅游精品路线的关键。
再来到先遣乡,远处山坡上的战壕已经修复完成。“今年我们跟县文旅局合作,举办‘重走先遣路,弘扬阿里魂’主题活动,干部群众反响很好。”先遣乡党委书记李熙斌说。
近年来,阿里地区坚持品牌辐射力与深度开展红色旅游有机结合,将红色“富矿”转化为优质产业资源,将红色内能转化为发展势能,为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了一大批“特质”产业。阿里地区结合地域红色文化特质,精心设计打造以进藏先遣连纪念馆等为重点的阿里大北线和以阿里军史馆等为重点的阿里南线红色旅游精品路线,培育发展全域游、研学游、自驾游、文化体验游等新业态,多维度展示全地区党建文化风貌。同时,依托“互联网 +”,阿里地区联合人民出版社出版品牌纪实书籍,编制《藏西先锋》系列期刊,拍摄《牦牛运输队三重奏》等视频,创建“党建先锋”微信公众号,开辟红色文化、红色精神和红色先锋专题板块,让“游阿里就是品历史”成为广泛共识。
在回首中铭记,在缅怀中传承,在开拓中弘扬,阿里地区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和区党委九届八次全会精神,从党的非凡历史中寻找初心、激励使命,从先遣连精神、孔繁森精神和“阿里精神”中激发不渝意志、必胜信心、苦干动力,切实凝聚起发展稳定生态强边的磅礴力量,确保红色基因永不变色,代代相传。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红色螺丝钉”格桑乔嘎:带领群众脱贫致富
在登木乡如字村,有这样一名党支部书记,自己富了,不忘村里的困难群众,带领全村群众摆脱贫困,走上致富路,大家亲切地把他称为“红色螺丝钉”,他就是格桑乔嘎。[详细] -
党员带头干 跑出“加速度”
近日,西藏拉萨市城关区蔡公堂街道蔡村为村民送出千万元大礼——全村247户764人每人分得1.5万元现金,分红总金额达到了1146万元。[详细] -
西藏江孜县的“红河谷”,成了上海援藏精准扶贫的一张“红色名片”
2016年6月,上海市第八批援藏干部抵达日喀则市,援藏工作将满三年。[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