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扶贫

脱贫攻坚看凉山:山高路未远 水长业兴旺

发布时间:2020-10-29 14:04:00来源: 人民网

  透过云层,俯瞰横断山脉的东北缘,峰峦叠嶂,河谷幽深。这里,坐落着中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地——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

  起伏的地势,蜿蜒的山道,陡峭的悬崖。全州6.04万平方公里面积,海拔高度超过4000米以上的高峰有20多座。大自然给凉山州留下了壮美的风景,也给这里的人们生产生活设下了天然的阻碍。

  世居凉山山区的彝族,从奴隶社会直接进入到社会主义社会,族人大多文化水平不高、劳动技能单一,加上山高路难、物资匮乏,种种原因叠加,导致了当地贫困的发生。2013年底,四川省建档立卡贫困人口625万,其中凉山州就超过88万。

  作为深度贫困地区“三区三州”的一员,目前凉山州还有7个县300个村整体没有脱贫,是四川乃至全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难啃的“硬骨头”之一。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之年,“大道康庄——人民网全媒体调研行”走进四川凉山,看这里的贫困户如何“百米冲刺”,跑完战贫最后一程;看已“摘帽”的乡民如何稳中求进,迈向小康新征程。

  打通脱贫路,搬出大山摘穷帽

  “路通了!”隧道贯通的消息一出,挤在悬崖边上的村民欢呼起来,出村要爬3小时山路的日子过去了!

  说起通路的场景,阿布洛哈村的每个人都难忘当日的激动心情。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自古以来,四川就被贴上路难行的标签。路不通,很大程度制约着边远山区老百姓的日常出行与脱贫致富。位于凉山州布拖县乌依乡的阿布洛哈村便是其中典型。

  阿布洛哈,彝语意为“人迹罕至的地方”。村子三面环山,一面临河,世世代代居住在悬崖边上的村民,想要出山,得沿陡峭山路步行3个小时,才能抵达山外的公路。修一条公路,从村里直通山外,是村里人长久的愿望。

  要脱贫,先修路。党的十八大以来,四川省委省政府提出“脱贫攻坚、交通先行”,一条条通村公路修到了四川各地的山村里,也在2019年修到了阿布洛哈村。2020年5月26日,3.8公里长、4.5米宽的通村公路全线贯通,阿布洛哈村成为全国最后一个通公路的建制村。

  与通村公路一起修建完工的,还有安置房和升级改造的电网水管。散居山间的村民们搬进集中安置点的两层小楼,用着统一配发的电视、洗衣机,有了冲水厕所,舒适的日子一天比一天好。

  作为村里走出的第一位大学生,吉列子日抱着建设家乡的淳朴愿望回到村里,当起了村党支部书记。子日说,如今村里种起了包括脐橙、芒果、魔芋等多个品种在内的经济作物。他和所有村民都盼着,有一天这些绿色生态特色农产品能顺着这条路,走出大山,畅销全国各地。

  从阿布洛哈村往北,在崎岖的山路行驶5个多小时,便到了昭觉县阿土列尔村所在的山脚下。

  阿土列尔村,更广为人知的名字是“悬崖村”。几年前,落差达800米的山崖上,幼童们背着书包攀着藤梯出入“悬崖村”的图片影像,让这个村子闯进大众视线。

  “悬崖村”的困难和阿布洛哈村相似,症结在路。17条藤梯构成的“路”不安全,也不能支撑全村人的生活生产发展所需。

  藤梯不安全,那就让它变安全;现有环境不利于发展,那就创造新环境。

  一根根钢管搬上悬崖,一条2500多级的结实钢梯从村里铺设到山脚;一栋栋有着浓郁彝家特色的新房在县城安置点拔地而起,搬出大山的梦想随着砖墙的垒砌一点点成为现实。

  2020年5月12日至14日,“悬崖村”84户精准扶贫户陆续搬进80多公里外的昭觉县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住进新房,开始山外的新生活。

  没有路,就修路;难出行,就搬迁。几年下来,对面临类似困难的贫困群众,凉山州实施易地扶贫搬迁7万多户、35万多人,占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的40%。搬进新居,村民们住得更安心,过得更舒心,对脱贫致富的未来也更有信心。

  “‘搬得出’只是第一步,如何让来自大山深处的村民‘稳得住、能致富’,才是接下来的重点。”在昭觉县易地扶贫搬迁1号安置点,沐恩邸社区支委书记石一阿西告诉记者,沐恩邸社区依托新型农民素质提升工程,开展厨师、电焊、彝绣等各种就业培训,还利用现场招聘会、东西部协作劳务输出、设立公益性岗位等方式,多渠道解决就业难题,截至今年9月已帮助2854名搬迁群众就业。

  新社区发展风生水起,旧村落也不甘落后,走起了旅游开发的路子。年轻人搞起网络直播,借助互联网宣传“悬崖村”;年长的村民开起小卖部,计划把旧屋改造成民宿。村里第一个开小卖部的某色伍哈说,“以前下趟山都难,现在路好了,住进了新房子,奔小康的信心怎么能没有?我现在天天就想着怎么把日子越过越好。”

  走稳发展路,巩固成效不返贫

  山有多高,水有多长。

  凉山的母亲河——安宁河,是雅砻江下游左岸最大支流,河长326公里,流域面积11150平方公里。发源于凉山州冕宁县北部,流经冕宁县、西昌市、德昌县。安宁河谷是仅次于成都平原的四川省第二大平原,这里日照充足,雨量适中,土壤肥沃,物产丰富。

  位于安宁河谷北端的冕宁县彝海镇彝海村,红色革命老区,“彝海结盟”遗址所在地。

  秋日阳光尚好,天气微凉。村民阿说瓦格坐在自家院里,陪着老伴儿晒太阳。院前的菜地里,几畦蔬菜和数十株波斯菊生机勃勃。

  院门外的墙上,贴着一张“建档立卡贫困户帮扶联系卡”,上面清晰地印着:“计划脱贫时间,2016年;巩固提升时间,2017年—2020年。”

  阿说瓦格,64岁。家里曾经条件不错,养着数十只羊,温饱不愁。2006年,老伴突发脑梗。治病和长期的药费开销巨大,阿说瓦格不仅卖掉了全部的羊,还背了债,陷入因病致贫的困境。

  随着精准扶贫工作的展开,阿说瓦格家被识别为贫困户,村里按政策给办了低保。有了政府兜底,再借助各种帮扶政策努力生产,阿说瓦格家在2016年底顺利脱贫。2017年彝海结盟新寨建成,阿说瓦格和其他村民一起,离开低矮破旧的土坯房,搬进红瓦黄墙的彝家新居。

  马强,退伍军人。2013年10月放弃在陕西西安做得蒸蒸日上的生意,回到老家彝海村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带领村民脱贫奔康,一干就是7年。

  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战略支援部队的定点帮扶下,村里有了宽敞的道路、完善的设施,教育和医疗条件也不断提高。2016年,全村110户贫困户全部脱贫。

  “这下日子过得有盼头了。”阿说瓦格说,如今医保减轻了老伴的药费负担,儿子外出务工补贴家用,儿媳妇在景区公益性岗位干起保洁,月收入1500元。家里的13亩土地流转给合作社,每年有了固定租金收入,又养了2头猪、19只鸡,日子越过越好了。

  “脱贫后,村民思想上已经有了转变,知道自己去规划未来。如今,村子刚有了一点起色,不能搞砸。”马强说,目前彝海村依然处于脱贫后的巩固提升阶段,要确保村民脱贫不返贫,产业发展是关键。“下一步,村里要依托彝海景区和彝海结盟新寨,全面做好旅游接待,实现产业升级转型;大力发展集体经济,发展花椒等经济林木种植;完成合作社农产品的商标注册、质量认证,打造一批扶贫产品。”

  十八大以来,四川省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从2013年底的625万减少到2019年底的20万。对于已脱贫的人来说,“摘帽”不是终点,是新生活的起点。“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帮扶、摘帽不摘监管”,在已脱贫的地区,扶贫干部们还在继续忙碌着,规划着怎样因地制宜把村里的产业做大做强,让村民不返贫更富裕。干部队伍的新生血液也成长起来,接班续写乡村振兴的新故事。

  “我今年37岁,再干一届,就去看看外面的世界。村里现在已经培养了五六个大学生、后备干部,下一步就把舞台交给年轻人,让他们去发挥。”站在彝海结盟纪念馆最高处的台阶上,想象着村里未来的模样,马强露出欣慰的笑容。

  千万条小康路,舍得下力就能富

  9月,德昌县乐跃镇高丰村的枇杷林,枝繁叶茂,一片生机。

  年过7旬,已是安享晚年的年龄,但74岁的王天才老人和他73岁的老伴儿,却闲不下来。老两口种了一百多株枇杷,一年能收入四五万元。问及累不累,老两口笑呵呵地说:“不累!不做活路(方言,即不干活)病就出来了,做着活路身体好点,没得啥子病。”

  在老人的记忆里,2005年以前的高丰村,主要经济作物只有玉米和水稻,不贫困也不算富裕,村里人一直在找可以致富的产业。2005年,一次偶然机会,有村民发现外地枇杷价格高,大家便起了种枇杷的心思。

  和王天才老人一样,高丰村党支部副书记杨再平是村里第一批种枇杷的人,也是第一个靠枇杷发家的人。

  “我这个人从小就想过好日子。”站在高丰村观景台上,俯瞰郁郁葱葱的枇杷园,杨再平兴致勃勃地聊起了往事。

  当年,高丰村邀请四川省农科院谢红江教授来村实地考察,谢教授发现这里光照强、水源充足,土壤条件非常适合种植枇杷。听了谢教授的话,杨再平准备将水稻、玉米等农作物换成枇杷,却遭到父母的反对。

  “我父母觉得种枇杷太冒险,地不种粮心不踏实。”杨再平说,经过反复沟通,父母跟自己定下三年之约:如果三年后种的枇杷不赚钱,就将枇杷全部挖掉,换回水稻和玉米。

  立下“军令状”,杨再平带领40余户村民试种枇杷,在谢红江教授手把手的精心指导下,试种成功了。不止杨再平的父母改变了想法,其他村民也纷纷加入枇杷种植行列。

  乐跃镇党委书记银德志说,高丰村的成功转型也辐射带动了周边乡村的枇杷种植。如今,以高丰村为中心的德昌万亩枇杷产业园区逐渐成形。高丰村依托枇杷种植,又陆续成立专业合作社,开办家庭农场,新发展农家乐、精品民宿和枇杷、桑椹采摘园等,在2020年1月入选首批国家森林乡村。

  不缺致富路,只要肯实干。如高丰村因地制宜改种枇杷一样,一系列依托凉山优质资源发展的特色产业,承载着乡村振兴、全面小康的希望,在凉山6万余平方公里的大地上蓬勃发展。

  德昌县螺髻山下的德州镇大坪村,50亩石榴基地内,沉甸甸的果实挂满枝头,等待采摘;永郎镇光伏农业产业园,大棚里的农作物、花卉生机盎然,棚外的太阳能将阳光转换成“真金白银”。

  100多公里外的冕宁县,石龙镇民主村的阳光玫瑰葡萄已经成熟,被一辆辆卡车运向全国各地。“村里的土地不够种”成了“甜蜜的负担”,村党支部书记邓邦平说,村民又在周边乡村流转了2000多亩地,扩大葡萄种植面积。复兴镇建设村,这个数年前因千万现金分红而出名的凉山“华西村”,如今已是3A级景区。建设村村委会主任朱宗虎说,村子正在做“最美长征路”的申报立项,把长征中重要的节点、战役元素融进道路建设。届时,游客可通过与冕宁县城红军广场相连的步道和自行车道进入建设村,边走边追忆红军长征如何取得胜利。

  清晨,阿布洛哈村,吉列子日目送孩子们乘上客运班车去县城上学,期待在他们中出现本村第二个、第三个大学生。

  午后,沐恩邸社区,彝族绣娘们坐在社区的彝绣工坊里开始刺绣。工坊外,老人们惬意地晒着太阳,看顾着在附近玩耍的孩子。

  傍晚,彝海结盟新寨,阿说瓦格的儿媳结束景区的工作,回到红瓦黄墙的新居,和两位老人一起吃饭,拉扯家常。

  日出日落,在一天天的努力奋斗中,凉山的各个村落不断发生着变化,那些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希望正一步步演变成现实。2019年,凉山州1个县(市、区)、2个乡镇、32个村跻身四川乡村振兴先进县(市、区)、先进乡镇、示范村榜单;2020年,等待摘帽的7个县300个村已做好准备,迎接新的身份。

  未来,凉山人的幸福生活,会像五彩凉山一样,绚烂多姿。

(责编: 陈濛濛)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