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南市加查县共康村脱贫攻坚见闻:小康路上不掉队
初秋的加查,风和日丽,微风徐徐。当记者走进雅鲁藏布江畔的共康村,“感谢共产党,同步奔小康”红色巨幅标语格外引人注目。
2017年建村以来,共康村以建强基层战斗堡垒为抓手,加强群众自治体系建设,坚持扶志和扶智相结合,带领群众发展高原特色农牧业,拓宽增收渠道。2019年,共康村被认定为“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年人均收入达11039元。
搬出过去“穷窝窝”
幼儿园、卫生院、藏式民居、商业中心、垃圾中转站……共康村基础设施一应俱全。
共康村于2016年9月开工建设,项目总投资约2.1亿元,房屋占地面积708亩,总建筑面积36342.8平方米。2017年12月开始,369户1296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248户842人,陆续从山南市加查县、曲松县、措美县等地搬迁至此。
“搬出‘穷窝窝’,开启新生活。”现在,共康村群众对易地搬迁政策是感激不已;但是,当初大多数人守着“故土难离”的观念,并不愿搬离“穷窝窝”。
今年64岁的索朗多吉,原来是曲松县琼嘎村村民,2017年12月搬到共康村,是共康村第一批搬迁群众。他说:“以前住的房子是‘土房子’,住的地方不通电,路难走,去一趟村委会得走4个小时。”
即使条件这么差,索朗多吉也不愿易地搬迁。他说:“住了一辈子,习惯了,搬过去应该也一样。”
索朗多吉说出了大多数搬迁群众的真实想法:担心适应不了新环境、新生活。
索朗多吉现在居住的房子是独家独院的二层藏式小楼,占地面积200多平方米,家里的彩电、冰箱、藏式沙发等现代家电、家具一样不落。现在,索朗多吉已经实现“脱贫梦”,告别了贫困。
索朗多吉告诉记者,新房由国家承担造价的70%,个人自筹30%,特别贫困的人家,只用出1万元就可以入住。
为了让搬迁群众搬得出、留得住。共康村加强创新群众自治体系建设,将全村分为7个小组、36个联户单位;广泛开展生态文明村、文明家庭等创建活动和丰富多彩文化娱乐活动,增强群众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塑造“红心向党、协力齐心、和谐稳定、崇尚科学、勤劳致富”的精神风尚。
“搬到共康村后,增收致富有人管、要不到工钱有人管、环境卫生有人管、业余文化生活有人管……”索朗多吉说,“我没想到国家为了能让我们脱贫搞得这么认真,搞得这么好。”
打造发展“火车头”
俗话说:“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
早在建村之初,当地党委、政府就格外重视共康村“两委”班子建设,选优配强共康村党支部班子成员。
作为共康村党支部第一书记,边巴次仁对村里情况谙熟于心。他说:“共康村现有207名党员,通过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的引领带动,每一名党员都在村子各项工作中发挥着先锋模范作用。”
走在共康村,除基础设施建设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外,干净的环境卫生也让人眼前一亮。
边巴次仁告诉记者,为了帮助群众养成“讲卫生、爱家园”的习惯,共康村党支部组织党员干部轮流打扫村里主干道卫生,清理卫生死角,改善人居环境。同时,带领党员干部以实际行动践行为人民服务宗旨,坚持扶志与扶智相结合,帮助群众树立脱贫信心,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今年84岁的强巴老人,女儿常年外出务工,生活没人照料。共康村党员干部轮流到他家帮他做饭、打扫卫生,鼓励他把日子过好。
“自己的儿女也不过如此,他们比亲人还要亲。”强巴经常拿自己的亲身经历,教育身边的村民一定要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
“党组织有力量,群众脱贫有希望!”为了增强党支部的凝聚力、向心力和战斗力,村党支部班子深入开展调查研究,把群众的诉求,列入台账,逐一解决。同时,结合实际制定和完善村规民约54条,建立了村环境卫生治理、“四议两公开”、“三务公开”、群众思想动态监管、互助帮扶、防返贫监测、商事议事等长效机制,建立了村供电、供排水、道路硬化、路灯亮化等公用设施管护机制。组织17名村干部参加技能培训,培育3名致富能手,新发展党员8名。发挥流动党员在务工群体中的作用,每名流动党员带动一个有富余劳动力的贫困户家庭外出务工。
培育致富“增长源”
“打赢脱贫攻坚战,发展产业是关键。”早在建村之初,共康村就确定了生态农业综合开发的发展思路。
2018年,共康村成立产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通过设立生态养殖互助组、经果林种植与销售互助组、农畜产品加工与销售互助组、劳务输出互助组、农机推广互助组,推动农牧业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经营,将459.6亩耕地由村集体统一经营,群众按生产要素分红,实现收益最大化;争取国家投资550万元,群众以犏牛、牦牛“入股”,搞集中养殖,生产加工销售酥油、奶渣等畜产品;栽种核桃、樱桃、桃树等经济林700.9亩,培育“增长源”,发展特色产业,让全村574名劳动力人人有平台、人人有事做、人人有收入。
搬到共康村后,其律卓玛一家5口找到了奋斗方向。“老公放牧,女婿挖虫草,女儿外出务工,孙子上学,我在村里的奶牛养殖场上班,一个月工资有3000元。”她说,“过去穷,主要是因为缺少增收渠道。现在好了,在家门口就可以工作,收入提高了,脱贫了,生活越来越好了。”
和其律卓玛一样,仁增对现在的生活也很满意。通过技能培训,他学会了藏餐烹饪技术,开了茶馆、藏餐馆,走上了“增收路”。“茶馆、藏餐馆一年收入七八万元,此外,我还学会了电焊技术,短期外出务工,一年能挣两三万元。”2018年,仁增一家实现顺利脱贫后,他对实现“小康梦”充满希望。
去年,共康村年人均收入从2017年的5647.57元增长到11039元。
脱贫攻坚任务基本完成后,更宏伟的画卷正徐徐展开。如今,共康村正以乡村振兴为主线、人居环境整治为抓手,投资1353万元实施高效农业综合体道路建设,投资1200万元对冷达乡小学进行改扩建;规划建设共康村警务站、冷达乡农行营业网点,保障和改善民生,全力打造基础设施完备、环境卫生整洁、产业基础夯实的高原小康新村。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西藏昔日“乞丐村”的脱贫路
1959年西藏民主改革之前,哈鲁岗村只有24户,民主改革中,政府把附近的20多户乞丐和无家可归人员安置在这里,“乞丐村”之名由此而来。[详细] -
西藏那曲:易地扶贫搬迁让贫困群众过上新生活
易地扶贫搬迁精准施策,就业、社保、教育等一系列政策及时跟进,打消群众的顾虑。[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