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扶贫

藏乡新景——甘肃省天祝县脱贫观察

王博 白丽萍 何问 朱艺琳 发布时间:2020-06-02 08:49:00来源: 新华社

  今年初,甘肃省武威市天祝藏族自治县正式退出贫困县序列。记者近期来到脱贫后的天祝县,感受祁连山下雪域藏乡的深刻变化。


在德青源金鸡扶贫产业园内,工人正在挑拣鸡蛋。新华社记者 朱艺琳 摄

  从“山头”到“城边”

  天祝县位于祁连山东端,县域多山地,土地薄瘠。一年到头劳作,但收入还不够一家人吃喝,当地群众刘丁汉一度看不到出路。早在20世纪80年代,当地就鼓励引导高寒、干旱山区的贫困群众投亲靠友,搬迁到更适宜居住发展的地方。刘丁汉也想搬,但走出去谈何容易。

  2016年,刘丁汉一家从朵什镇石沟村搬到了距县城20余公里的松山镇德吉新村。这是当地规模较大的易地搬迁集中安置区之一,天祝县8个乡镇的894户3900多名群众搬迁至此,安家落户。

  从山林草原迁至城郊平滩,刘丁汉仍然保留着煮食奶茶的习惯,但炊具已换成燃气炉。德吉新村里学校、卫生室、文化广场一应俱全,刘丁汉过上了过去“不敢想”的生活。

  这几年,天祝县整合资金、集中力量实施了半个世纪来全县最大规模的易地搬迁工程,累计建成76个安置点,搬迁移民5.8万余人,占全县总人口的四分之一。


工人在物联网智能温室内采摘草莓。新华社记者 何问 摄

  种养循环 绿色发展

  温湿度传感器传导调控、架式无土栽培……在天祝县华藏寺镇群众李学章的物联网智能温室里,记者好奇地听李学章说“农经”。哪个品种草莓生食口感好,哪个品种更适合点缀蛋糕,李学章如数家珍。

  “什么挣钱就种什么。”李学章的草莓种植近年收入均超过30万元,还带动周边24户贫困户在内的110多名群众一道“奔富”。

  天祝县经济作物技术推广站站长卢耀忠说,在天祝,作物演进经过了漫长的历程。过去以种植油菜籽、青稞、马铃薯等传统作物为主。20世纪90年代开始,当地立足海拔高、气候冷凉、病虫害少、无污染的优势,引种当归、党参等数十种中药材。2000年前后,当地开始陆续种植高原夏菜、特色果蔬,还引入了温室大棚等现代种植技术。如今全县特色作物种植面积超60万亩。

  如今,绿色、循环理念为引领的“新产业革命”悄然兴起,传统种养业的组织形式再度革新。

  在天祝县打柴沟镇,记者目睹了现代循环养殖产业园的繁忙景象:一边,工人们挑拣鸡蛋、打包、装箱、装车运输,井然有序;另一边,有机肥料、蛋壳等供给当地饲料厂、蔬菜基地,本地消化,种养形成循环。

  随着地处天祝县祁连镇的冰沟河景区全面开放,周边农户也享受到文旅产业带来的新“红利”。祁连镇党委书记魏大林说,景区开放后,将有500多户群众 吃上“旅游饭”。


这是藜麦永生花。受访者供图

  错峰销售 主动创新

  基础条件改善、生产秩序变迁,天祝群众的发展越来越有“底气”,观念也在换代升级。

  搬迁后的刘丁汉是德吉新村最早一批食用菌培育“大户”。“我们的蘑菇冬春出,错峰卖,就能卖上好价钱。”刘丁汉的6个食用菌棚一年纯收入4万元左右,为防范风险,刘丁汉给食用菌也买了保险。

  2019年,天祝“错峰头”食用菌菌棒年产1700万袋,产值1.4亿元。为防范自然灾害和价格波动两大增收风险,当地为食用菌等农特产品定制“订单+保单”,2019年保险赔款累计3224万元,受益农户1.4万余户次。

  像刘丁汉一样琢磨市场的人越来越多,其中不乏当地的“新生代”。

  近几年,天祝也开始引种藜麦,且渐成规模。可在“90后”电商陈俊璋眼里,藜麦的价值绝不限于餐桌。

  去年,他和云南一家花卉企业合作,将藜麦制成永生花,打造挂饰、胸花等文创产品。一经出口,就受到韩国、日本等国家的欢迎。陈俊璋和他的青年团队又设计研发出新系列的藜麦永生花,还将藏族刺绣等传统文化元素融入产品创意,推动天祝文化随文创产品一起“走出去”。

(责编: 常邦丽)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