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西藏大学“语建定日”志愿服务队顺利完成“双语应急卡”“‘旅游服务30句’实训”等七大创新项目,以特色语言服务为定日县灾后重建注入动力。
2025年1月7日9时5分,西藏日喀则市定日县发生6.8级地震。震后,西藏大学迅速响应,组织当地学生投身抢险救灾工作。半年后,校方在总结前期救灾经验的基础上,再次组织学生开展实践服务。7月20日至30日,由财经学院与政法学院联合组建的“语建定日”志愿服务队奔赴定日县,投身灾后重建工作。
经过不懈努力,志愿服务队推出七大创新项目,在当地构建起全方位语言服务矩阵。这些项目包括汇编《重建心语·希望之光》故事集、采用“1+1+N”模式开展推普活动、研发藏汉双语应急卡、协助合作社规范藏汉双语产品标识并开展“网红用语与直播带货”培训、在民宿集群开展“旅游服务30句”实训、在安置区设置普通话广播站点传播政策知识、汇编《戍边生活300句》助力戍边官兵语言学习等。
相关成果不仅直接为当地灾后重建提供支撑,更在文化、教育、应急、产业等多领域助推发展,让普通话成为促进民族团结、助力乡村振兴的强大引擎。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