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伴着绵绵细雨,“高质量发展看西藏”采访团一行来到了拉萨江苏实验中学。雨幕轻垂,给校园披上了一层神秘而柔和的面纱。校园内,现代化的教学设施一应俱全,宽敞明亮的教室配备了先进的多媒体教学设备。这里,是知识的殿堂,也是文化交流的桥梁,江苏与西藏的教育智慧在这里碰撞融合,共同绘制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图为拉萨江苏实验中学课堂。记者 朱楠 摄
拉萨江苏实验中学现有教学班级60个,学生2990人,教职工303名,援藏教师20人。自建立起,拉萨江苏实验中学便承载着江苏与西藏深厚的教育合作情谊。多年来,江苏省持续选派优秀的教育管理人才和骨干教师,与本地的教育工作者紧密携手,共同致力于提升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组团式”教育援藏成果丰硕喜人,不仅带来了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方法,更为西藏的教育事业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希望。
图为拉萨江苏实验中学主持与行为艺术社团活动。记者 朱楠 摄
“传帮带”作用显著,助力教师队伍建设
拉萨江苏实验中学的援藏教师们深知,教育援藏不仅要带来知识,更要留下一支带不走的高素质教师队伍。他们积极发挥“传帮带”作用,通过开设示范课、组织教学研讨等方式,将自己的教学经验和教育理念传授给本地教师。近几年来,援藏教师累计开设“苏中讲坛”10余期,公开课100余节,参与教师人数2000余人;组织学校藏族教师赴内地跟岗交流培训200余人次。
图为拉萨江苏实验中学雪莲花扎念民乐社团学生。记者 朱楠 摄
引领辐射带动强,推动区域教育均衡发展
援藏教师团队不仅仅着眼于本校的发展,更发挥着引领辐射带动作用,将优质教育资源的影响力扩大到整个区域。援藏教师以交流论坛、优质教学资源共享、硬件设施捐赠的方式将江苏教育资源辐射至本地教师及学生群体。结合西藏实际并汲取江苏教育课堂教学改革的成功经验,确立了“学案导学”助学课堂为模式的课堂教学改革方向;通过“苏中论坛”平台,学校邀请了江苏南通、扬州等地的专家对教师进行专题培训;编写了涵盖所有考试学科的导学案,与达孜中学、林周中学、林芝二中形成共建模式,推广成熟导学案。
拉萨江苏实验中学青春浪花文学社学生在练习书法。记者 朱楠 摄
信息化建设成果丰硕,提升教育现代化水平
在数字化时代,信息化建设是教育发展的重要驱动力。拉萨江苏实验中学紧跟时代步伐,大力推进信息化建设。在援藏教师的积极协调下,学校信息化建设和应用水平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目前已建成智慧教室64间,录播室2间,多功能室11间,创客教室1间,配备智慧黑板92块,为师生提供了便捷高效的教学和学习环境。
拉萨江苏实验中学已经成为西藏教育的一张亮丽名片,先后获得“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国家级示范校”“全国中学教育科研联合体常务理事学校”等近百项荣誉称号。未来,学校将继续深化与江苏省的教育合作与交流,共同推动西藏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