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教育

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

发布时间:2022-12-08 16:44:00来源: 光明网-《光明日报》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要“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这一论述和部署体现了我们党对教育、科技、人才事业内在规律的新认识,体现了新时代教育、科技、人才工作的新要求,必将开创教育、科技、人才工作新局面,为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人才支撑和强大推动力量。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赋予高校在现代化建设中新的使命。世界一流大学都是在服务本国发展中成长起来的,高校必须担当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的时代责任,全面提升人才自主培养质量,全面提升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全面提升现代大学治理水平,为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人才支撑,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作出高校应有的贡献。

   一

  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和人才强国,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对教育、科技、人才工作规律以及对社会主义现代化规律的新认识,充分体现了新形势下提升综合国力和竞争优势的新要求,必将有力驱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进程。

  人类现代化历程表明,教育、科技、人才具有不可割裂的内在关联性,三者统一于创新。其中,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而教育是培养人才的第一环节。教育、科技、人才的发展水平决定一个国家的创新发展能力。20世纪60年代,全世界有101个经济体进入中等收入阶段,但目前只有十多个经济体进入高收入阶段,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多数国家教育、科技、人才等要素进步没有跟上时代要求,劳动生产率提升缓慢。可见,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与人才强国建设是深度关联、不可割裂的。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着力推进高质量发展。推动高质量发展,要突破发展瓶颈,解决深层次矛盾,根本出路在创新,关键靠科技,归根结底靠人才,基础在教育。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夯实人力资源深度开发基础,坚持科技自立自强,独立自主开拓创新,坚持人才引领驱动,巩固发展优势,赢得竞争主动。

  科教兴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人才强国战略体现了教育与科技、教育与人才、科技与人才之间的内在联系。199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关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强调坚持教育为本,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增强国家的科技实力及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能力,提高全民族的科技文化素质,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科教兴国战略的提出和实施,确立了科技和教育是兴国的手段和基础地位。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基础上,我们党相继提出人才强国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2001年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将人才战略确立为国家战略。2006年召开的全国科技大会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实践证明,科教兴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人才强国战略是紧密联系、相互支撑的。唯有加快建设教育强国,才能为建设科技强国、人才强国涵养源头活水;唯有加快建设科技强国,才能充分释放科技这个“第一生产力”、激活创新这个“第一动力”;也唯有加快建设人才强国,才能为科技创新提供人力资源保障。

   二

  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充分体现了教育、科技、人才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进程中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地位,对于新时代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具有重大意义。

  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是实现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大幅跃升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党的二十大提出到2035年实现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大幅跃升,必然要求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进一步增强和发挥教育、科技、人才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进程中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作用。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实力实现历史性跃升,其中教育、科技、人才事业发挥了事关全局的重要作用。10年来,我国教育普及水平实现历史性跨越,稳居同期全球中上等收入国家行列,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每年职业院校和高等学校向社会输送数以千万计专业技术人才后备力量,从业人员接受继续教育培训上亿人次,推动我国成为全球规模最宏大、门类最齐全的人力资源大国。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居世界第二位,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不断加强,关键核心技术实现重大突破。

  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党的二十大提出到2035年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的目标。从“科技自立自强”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从“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到“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必然要求进一步重视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进一步增强教育、科技、人才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地位,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其中,教育、科技、人才事业发挥重要支撑作用。在全国基础研究和重大科研任务、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国家级三大科技奖励项目中,高校参与比重和贡献份额均超过60%,80%以上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90%以上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由高校承担。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全球创新指数显示,我国排名从2012年的第34位快速上升到2022年的第11位,反映出科技创新能力有了明显提升。我国2021年研发人员总量是2012年的1.7倍,居世界首位,人才事业发展有了明显进步。

  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是建成现代化经济体系、形成新发展格局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必须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这深刻揭示了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对于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地位。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贯彻新发展理念,着力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国家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都跃上一个大台阶,推动高质量发展取得重要成就。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必将有力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不断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增强产业链供应链自主性、安全性和竞争力,推动建成现代化经济体系、形成新发展格局。

   三

  提升人才自主培养质量。走好人才自主培养之路,提升人才自主培养质量,是增强国际人才竞争力、增强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的根本举措。人才是推进现代化进程、赢得国际竞争主动的战略资源。当今时代,谁能培养和吸引更多优秀人才,谁就能加速现代化进程,在竞争中占据优势。加速人才自主培养,应把重心放在提升培养质量上。人才自主培养质量是由教育、产业、社会等各个方面因素决定的,必须不断完善政府主导、教育支撑、科技推进、产业支持、社会参与的人才自主培养体系。

  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促进人才区域合理布局和协调发展,着力形成人才国际竞争的比较优势。建成世界重要人才中心,以人才支撑和推进现代化建设,重在造就拔尖创新人才,重在聚天下英才而用之。一方面,继续扩大人才吸引力,不断集聚海内外高层次专家人才;另一方面,不断完善人才培养体系,为人才成长提供更加广阔的平台。

  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一是提升教育公平化程度,加快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优化区域教育资源配置,让全体人民享受同等优质的教育资源、同等可及的教育机会、同等有效的教育过程。二是提升教育普惠化程度,强化学前教育、特殊教育普惠发展、坚持高中阶段学校多样化发展,完善覆盖全学段学生资助体系,让政策支持普遍惠及不同学段、不同类型学生。三是提升教育的协同化程度,统筹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健康教育协同创新,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增强各类受教育者的获得感。四是提升教育数字化程度,加快建设数字化教育基础设施和内容体系,为不同区域、不同类型、不同年龄受教育者提供广泛、有效的教育资源。

  建设国家战略人才力量。建设国家战略人才力量是党的二十大确立的重大战略举措。国家战略人才力量包括具有全球视野和国际水平的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建设国家战略人才力量是一个系统工程。一是壮大国家战略人才队伍,努力培养更多大师、战略科学家、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青年科技人才、卓越工程师、大国工匠、高技能人才,形成不同类型战略人才同步增长、协同提质。二是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特别是科技评价改革,形成支持战略人才创新引领的基础制度和体制机制。三是完善科技创新体系,优化国家科研机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科技领军企业、国家实验室系统的定位、布局和配置,统筹推进国际科创中心、区域科创中心建设,实现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国家战略科技设施、国家人才中心、国家创新基地与国家战略人才力量的耦合与匹配,最大限度发挥科技机构、设施和人才的协同效应。

(责编:陈濛濛)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