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教育

给青年科技人才开更多“口子”

发布时间:2022-03-10 15:32:00来源: 中国青年报

  作为科技人员的“指挥棒”,人才评价制度建设一直备受关注。近些年,政府工作报告有关科技创新的金句迭出,今年提出的“潜心钻研,尽展其能”,连同2020年的“揭榜挂帅”和2021年的“十年磨一剑”,无不在努力助推科技人才评价制度改革。

  华北电力大学青年教师刘芳盼望这些“金句”尽快从纸面落实到身边。“揭榜挂帅”就是如此。刘芳向中青报·中青网记者展示了一份科技部某专项项目的指南,她用红笔圈出“指南方向18-21是青年科学家项目”的段落说,以前资历浅、积累少的年轻人“想都不敢想”这种项目,现在专门为青年特设一类项目,“就像给青年人才开了一个口子”。

  在3月8日的“部长通道”上,科技部部长王志刚说:“青年是整个国家民族的未来,也是科技的未来。这也是我们工作的重点。”

  如何让青年科技人才“潜心钻研,尽展其能”?在人才评价改革的破与立之间,刘芳们期待打开更多有利于年轻人向上生长的“口子”。

  亲历改革,一线感到“破五唯”有进展

  人才评价改革工作一直在路上。全国政协常委、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赖明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不断推进科技体制机制改革,科技人才评价制度不断完善,全国上下科技领域纷纷针对人才评价出台相应政策和实施办法、开展试点工作,积极推进破除“五唯”,给科技人员“减负松绑”等改革。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交通大学教授钟章队和刘芳都感受到,“唯论文、唯帽子、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的情况有所改善,特别是对于“定量”指标有所弱化。

  钟章队举例,原来“帽子”竞争非常激烈,有人没到50岁就戴了七八顶,改革后这种现象缓解了很多。

  刘芳说,以前职称评审对于论文数量有明确要求,现在没有数量的要求,比如她所在单位强调代表作和标志性成果,可以凭标志性成果申请破格晋升,有利于年轻人快速成长。

  对于和刘芳一样的青年科技工作者来说,“揭榜挂帅”不仅是开了一个接触更多科技创新资源的“口子”,更像是打开大门将他们迎进了一个“英雄不问出处”的时代。

  刘芳说,中央、地方相关机构频频发出科研攻关项目“榜单”,虽然不少项目的技术指标要求比较高,但只要敢干、能干就可以申请,这相当于给了年轻人挑战“卡脖子”关键技术难题的机会。

  此外,一些高校的选人、用人政策正在逐渐摒弃对学历、“帽子”等的盲目崇拜,政策越来越灵活。刘芳的一个朋友本科“出身”于非名校,但后期留学成就卓著,前不久回国被浙江大学录用,还获得了百万级的资金支持。刘芳听了非常兴奋,特地去查了浙大、华电等几所高校近年的录用人选,欣喜地发现“不问出身”并非个例。

  破立并举,科研人员呼唤“多元评价标准”

  在看到进展的同时,赖明坦言:“人才评价改革力度很大,但也有不尽如人意之处。”包括他在内的多位受访者表示,“五唯”现象依然存在,各地各单位的落实情况参差不齐。

  赖明了解到,一些评价仍过于关注论文、专利、经费等定量指标,有专家称,我国承担并完成某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的团队,不鼓励发论文、申请专利,鼓励专注解决实际问题,“却深感被评价体系抛弃”。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潘复生指出,在某项高校相关涉及面很广的重要评估项目中,还存在明确要求论文、奖项数量等诸多量化指标的情况。

  但是“不唯”不等于“不要”,中国科学院院士黄维和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孙宝国都认为,完全否定论文、学历和奖项等的含金量也不合理。

  潘复生说:“问题不是一天两天就能解决的。重点在于新的标准要立起来。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部署‘双碳’工作时‘先立后破’的提法对破‘五唯’也很有指导性。”

  当前,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导向的科技人才评价体系正在加快建立。多位受访者不约而同呼吁探索“多元评价标准”,纷纷建言献策,特别强调要注意“小同行评价”和“长周期评价”等问题。

  赖明提出,应该进一步减少与“帽子”等挂钩的资源配给,开展人才“分类评价”改革试点,采取差别化评价,引入市场评价、同行评议和社会评价,拓宽人才识别评价方式,推进企事业单位职称自主评审改革。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原副校长姜耀东建议,在人才评价中要“分层分类”。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农业科学院原党组书记陈萌山建议,实行重大产出导向、重大任务牵引。钟章队则直白地说:“要让专业的人和专业的机构来评。”

  具体到分类评价问题,孙宝国认为,不同领域不同学科差别很大,要实事求是制定科学的分类标准,不能“一刀切”,小同行评价更精准。以基础研究型人员为例,姜耀东建议重点评价其“科学价值”,以解决重大科学问题为导向,长周期、分阶段实施小同行评价,同时增加国际同行评价。

  具体到评价周期问题,姜耀东认为,目前对科技人才评价一般是节点性评价,这种方式只能评价某一阶段的工作成果,无法纵向整合科技人才的历史评价数据,预测其发展潜力。

  刘芳观察到,科研人员愿意“十年磨一剑”,但许多人要先应对“三年一考核”的压力,不利于高水平研究成果的积累和产出。潘复生补充说,很多单位目前依然是“一年一考核”,不利于年轻人潜心钻研。

  对此,黄维建议突出中长期目标导向,适当延长新兴交叉学科人才、基础研究领域人才和青年人才的评价考核周期。注重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短期评价和长期评价相结合,避免评价考核过于频繁的倾向。

  精准激励,要给青年更多“奔头”和“实惠”

  谈到如何让青年人潜心发挥才干,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航天科工首席工程专家许波认为,激发科技人才创新活力要久久为功,要用好“评价、激励、培养”3项机制。他特别提出,在精准激励上要勇于推陈出新,持续深耕细作,让创新创业者在思想上受尊重、事业上有奔头、经济上得实惠。

  全国政协委员、上海市科委主任张全说,从人才发展规律来看,青年科技工作者是前沿科学的主要“应战者”,应给予他们更多目标和机会。他介绍,十几年间,上海市投入大量资金为青年科技工作者搭台,1万多人受到“扬帆计划”“启明星计划”等的资助。

  张全和许波都认为,青年人才必须在重大项目中经受历练方可成就一番事业。“十三五”期间,“许波创新工作室”重点围绕火箭总体技术“卡脖子”问题开展集中攻关,解决了国防科技领域数个技术难题,有人说,“加入‘许波创新工作室’,让才华尽数施展”。

  除了机会和平台,不少代表委员认为,应进一步为青年科技工作者制定看得见摸得着的激励措施。

  依照全国人大代表、中国航天科工集团航天三江科技委副主任、总设计师胡胜云的经验来看,“经费”和“薪酬”改革的方向是正确的。过去一年,他所在的单位探索新机制——职称评定、薪酬分配向为单位发展作出突出贡献者倾斜,极大激发了科研人员干事创业的热情。而经费包干制,则赋予了科技团队更多的自主权,让大家得以全身心投入研制任务。

  张全还提出,青年科技人员的生活压力问题也值得关注,在保证公平的前提下,要尽量帮他们解决子女上学、就医等实实在在的问题,使他们能够没有后顾之忧地“尽展其能”。

(责编: 陈濛濛)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