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曲河畔石榴花开别样红
2021年11月22日,国家民委公示了第九批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示范单位名单,昌都市卡若区如意乡达若村榜上有名。
这是个依山傍水的美丽村庄,紧邻国道317线,南来北往的车辆络绎不绝,扎曲河绕村而过,涓涓清流如丝带般将村庄映衬得犹如清秀佳人,加之四周群山环绕,连绵起伏,风景秀丽宜人。
走进村子,一排排红白相间的藏式小楼宽敞气派,村内道路干净平坦,路边的灯杆上、墙上随处可见“民族团结手牵手 和谐发展心连心”“中华民族一家亲 同心共筑中国梦”之类的宣传标语。顺着村道往里走,一面民族团结文化墙十分醒目,墙上各族群众一起工作、一起生活的画面传递着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正能量。路边的花坛里,一块块用双语绘写的文化石,向人们展示着各族儿女如石榴籽般的情谊。
“这些年我们村子变化太大了。以前我们村危房多、卫生差。现在村子很漂亮,村民很团结。”村监委会委员加永江村和111户村民一起见证了整个村子的蜕变。
“达若村的改变主要源于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的创建。”村党支部书记土丁尼玛说,近年来,达若村以建设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为契机,着力改善民生,大力发展经济,让各族群众共享发展红利,如今的达若村呈现出一派民族团结进步、争先发展的欣欣向荣景象。
自创建工作开展以来,村“两委”班子在上级的指导和帮助下,带着村民们完成了“八到农家”工程、危房改造工程,建成村医务室、文化活动室、农家书屋、农村数字电影室等,整个村子焕然一新。
“你好!”袅袅炊烟下,达若泽仁商店里,泽仁措姆老阿妈满面笑容地接待着来店的客人。
乘着安居工程的东风,泽仁措姆从人畜混居、靠天吃饭的达玛拉山腹地搬到国道317沿线,住上了新房。后来,泽仁措姆又在村干部的帮助下,经营起小卖部,这让她深切体会到“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不是一句口号,而是确确实实的行动。
“现在,村干部干劲十足,一起为村子发展和老百姓的幸福生活出谋划策,班子成员之间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学习、相互支持、相互帮助,为加强民族团结作出了表率,大家心往一处想,就像一家人一样。”泽仁措姆说。
以“思想帮扶、党员引领、互助共建”为抓手,达若村党支部充分发挥村“两委”班子成员帮户、党员帮个人的作用,积极带领村民们办实业、跑运输、包工程,先后培育发展了糌粑加工厂、产业楼、农牧民施工队等村集体经济,2021年村集体经济收入达104万元,带动每户增收6000元。
一村富不算富。达若村还与约日村、普然村结成帮扶对子,在人力、技术、物资上给予大力扶持,实现共同进步、共同发展,这让各族群众维护民族团结的信念和决心更加坚定。
越来越幸福的生活让达若村群众的思想认识也不断提高。村“两委”通过圆梦微心愿、打造民族团结幸福街、发放宣传资料、开办农牧民夜校、组织“双语”互学等多种形式,广泛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专题教育和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邻里间和睦相处,村民积极向上、团结友爱,共建美好生活。
在春节、藏历新年期间,各族群众一起包饺子、跳锅庄,手足相亲、守望相助的温馨画面遍布达若村各个角落。自觉维护民族团结已然成为全体村民的共识。
“阿朗”“小朗”“曲措”是吉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的同学们对朗加群措的“爱称”。
“虽然全班只有4名藏族学生,但大家也没有对我有特殊对待,藏族汉族本来都一样,大家都是祖国母亲的孩子。”朗加群措说。趁着放寒假,朗加群措回到家乡达若村,在给孩子们补习寒假功课的同时,不忘教导他们要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民族团结。
“在昌都经商三年多,不知不觉间,民族团结、和睦相处的种子就在我的心里扎下了根,希望达若村的明天更加美好。”在达若村产业楼经营玻璃生意的河北人秦群虎说。
民齐者强。着力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区、努力做到民族团结进步走在全国前列,在这一方土地上,经济发展、民族团结、社会和谐……达若村举全村之力建设团结进步美丽乡村的步伐还在继续!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教育部:推动“职教高考”成为高职招生主渠道
记者从教育部23日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2022年,教育部将完善“职教高考”顶层设计,扩大职业本科、职业专科学校通过“职教高考”招录学生比例。[详细] -
高质量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从13个方面分领域总结了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伟大成就。[详细] -
武汉全市校园实行封闭管理
2月21日晚,武汉市通报4例新冠肺炎核酸检测阳性病例。这是自去年8月以来,武汉再次通报本土阳性感染病例。截至今天12时,全市累计报告阳性感染者23例。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