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永新:不解决学什么的问题,教育改革就成了无源之水
学生负担重、如何给学生真正减负是这几年困扰基础教育的重要问题。学生的负担为什么会越来越重?
“人类创造的新的知识体系越来越多。人工智能、编程,很多新的课程产生了。每门课都是在做加法,学生的负担越来越重……”不久前,在人民教育出版社举办的第二届中小学教材论坛上,十三届全国政协常务委员兼副秘书长、民进中央副主席朱永新这样说。
朱永新认为,现代教育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学生应该学什么和怎么学,“现在,教育已经发生了很大的转变,由‘教’转向了‘学’,所以‘学什么’尤其关键。”朱永新说,我们的课程体系基本上是从100多年前延续到现在,19世纪知识体系每50年增加一倍,20世纪初每30年增加一倍,到了20世纪50年代每10年增加一倍,之后每5年增加一倍,90年代是每一年增加一倍。
近30年来,人类的科学知识成果比过去2000年还要多得多,如果还沿用原来的知识体系显然是不行的。什么样的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才适合今天的教育呢?
“要综合化。”朱永新说,就是要对课程进行整合。
朱永新介绍,他所发起的新教育实验5年前就提出了卓越课程体系,从孩子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方面来考虑课程设置,“比如,生命课程。”朱永新说,生命和教育本来就是一体的,教育的使命就是帮助一个人从自然人变成社会人,同时拓展一个人生命的长度、宽度和高度,帮助每个生命成为更好的自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几个报告都提到,要从学会生存到学会学习,再到学会成长,首先要为孩子的生命发展和成长做准备,告诉他怎么保护自己、怎么运动、怎么吃饭、怎么睡觉,碰到危险怎么自救、怎么他救,怎么成为受欢迎的人。”
除了生命课程,还应该设置“大科学”和“大人文”课程。
在朱永新看来,“大科学”课程是以大科学概念为框架,整合传统的物理、化学、生物课程。朱永新介绍,现在小学有基于“大科学”理念的科学课,但是到了中学就分科了。这种“大科学”应该从小学到高中一以贯之,帮助学生形成科学思维、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朱永新说,未来的教育至少要给学生留出50%以上的自主空间进行学习,这样,学生在学习中掌握知识,再利用已学知识来推进学习和研究,其实是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
“人文学科也应这样,现在的人文学科同样面临着知识体系割裂的问题。”朱永新说,“大人文”教材应包含哲学、文学、地理、历史,不仅是文科学生要学,理科学生也要学,“这就解决了基础教育阶段人们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的问题”。
在朱永新看来,由“大科学”“大人文”为基础组成的基本课程,对学生来说是低难度、低负担的,学生在这个学习过程中可以不断寻找自己将来的发展定位,并且可以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步调整。
朱永新介绍,现在兴起的STEM课程就是对课程综合化的探索(STEM是科学、技术、工程、数学4门学科英文首字母的缩写)。通过STEM的学习,学生不仅能掌握各个学科的知识,更重要的是掌握了学习的方法,掌握了探索问题的路径,养成自己主动学习的习惯。
“未来课程改革还有很大的空间,如果没有课程改革,所有的教育改革很难有最根本的根基。”朱永新说,“不解决学什么的问题,我们的教育改革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洛桑曲珍:优化管理,提升学前教育教学水平
传统的学前教育教学方法存在一定弊端,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前教育教学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不适用于幼儿园教育教学未来改革发展的需要。[详细] -
试论初中班主任管理对学生问题行为的影响
近些年,关于初中生问题行为呈逐年上升的趋势,需要社会给予充分重视。班主任要学会通过各种途径掌握学生的基本状况,进而为更好地管理班级打下良好基础。[详细] -
创业者刘恩伟:“将优质的教育资源引入西藏”
刘恩伟是西藏泰安易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之一。2007年,刘恩伟由央企派驻西藏工作,在拉萨工作5年回到北京后,身边的人以为他会“安定”下来时,他又再次回到了拉萨创业。[详细] -
强化“三个点” 打造“深学常学实学”中心组理论学习品牌
近年来,阿里地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把加强和改进党委中心组学习作为提高领导干部整体素质的重要措施和基础工程来抓,努力打造“深学、常学、实学”的中心组理论学习品牌。[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