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从拉萨市生态环境局获悉,拉萨市生态环境局委托南京大学环境规划设计研究院集团股份公司开展的城关区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传来惊喜——在拉鲁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核心区与拉萨河沿岸,红外相机成功记录到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水獭的活动身影。这一发现不仅印证了城关区水环境的优良,更展现了高原城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动图景。
水獭,不仅是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更是衡量湿地健康状况的重要指示物种。在拉萨,水獭主要栖息于拉鲁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及拉萨河沿岸,这些区域为它们提供了丰富的食物资源和适宜的栖息环境。水獭的存在,不仅维持了湿地生态系统的平衡,还促进了生物多样性的繁荣。
作为红色名录濒危物种,水獭更是水生态环境的重要指示物种,它的每一次亮相都承载着重要意义。如今水獭在城关区稳定出现,为“高原精灵”保护注入“强心剂”,更是城关区生物多样性本底资源的一颗闪光点。
值得一提的是,拉鲁湿地与拉萨河的连通水系,构成了水獭“觅食-休憩-繁殖”的完整生态廊道,也是它们能在城关区长期栖息的关键所在。
“水獭就像高原水环境的‘晴雨表’,它的存在,证明我们的生态保护有了实实在在的成效。”拉萨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将持续跟踪水獭种群动态,让这位“水中守护者”成为城关区生态保护的闪亮名片。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