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生态

“雪豹”之后 存在即爱

发布时间:2024-04-11 09:47:00来源: 中国西藏网

  电影《雪豹》于清明期间上映,不少影迷走进影院,作为万玛才旦导演的遗作,该片一路斩获多个奖项,如海南岛国际电影节“金椰奖”最佳导演,亚洲电影大奖最佳编剧、最佳摄影,东京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最佳影片等。影片延续了万玛才旦导演的艺术生命,以独特的视角展现了青藏高原的深邃与美丽,将人与自然的相处哲学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一只雪豹跳进牧民的羊圈,咬死几只羊后,在羊圈里睡着了。这个故事和画面是万玛才旦创作《雪豹》的缘起,先写后拍,按照导演一贯的创作传统,延续了他洞察时代与社会的眼光,以生灵万物折射人类困局,讲述了一个关于生命的雪域故事,呈现了一个天、地、人互相感应且互相传达爱的世界。

  围绕雪豹咬死羊的事件,各色人物登场,不同的人对此抱有不同的看法与动机,一种神性、人性、动物性之间的冲突缓缓拉开序幕。究竟是谁闯入了谁的世界?在万玛才旦的电影中,动物几乎是不可缺少的元素。影片中被称为“雪山精灵”的雪豹是这片土地的隐喻与象征,无法被驯服的雪豹形象背后,是无法被人类法则所规训的高于人而存在的自然法。通过雪豹的瞳孔反映人类世界,不仅折射了人的生存问题,更折射了自然与信仰的问题。

  影片的背后是导演对人类与自然、传统与现代等议题的深刻思考。回到现实,我国作为雪豹栖息地面积最大和种群数量分布最多的国家,保护雪豹始终既是一项重任更是一份坚守。雪豹是高山生态系统的旗舰物种和伞护物种,是高山生态系统健康与否的“气压计”,广泛分布在我国西藏、青海、新疆、甘肃等省区。行走在雪山之中的雪豹霸气威武,它们行动隐蔽而灵巧,主要以岩羊、北山羊和捻角山羊等为主食。

  长期以来,我国在青藏高原为拯救这一濒危物种而开展的一系列保护活动备受全球关注。目前,我国在青藏高原已建立26处自然保护地,覆盖了50%以上雪豹栖息地,构成最基本的雪豹保护监测网络。正是因为雪豹的神秘和对自然生命的热爱,越来越多的牧民和许多志同道合的年轻人加入生物多样性保护队伍,日复一日地守护雪豹,持续坚持着雪豹监测项目。

  曾经的青藏高原,雪豹是老人们口中的“传说”,见过它的人并不多。如今,雪豹栖息地附近的很多牧民都亲眼见证,而监测的红外相机里,这些自由漫步在高原的“雪峰隐士”和“雪山精灵”也越来越频繁地“露脸”!它们的身影,它们的存在,日加彰显“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大爱。(中国西藏网 文/王妍丹)

(责编:陈濛濛)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雪豹》“回家” 观影民众热烈掌声致敬万玛才旦

    “《雪豹》把具体、高难度特效制作的手法运用到电影里去,开创了在藏族电影中运用电影技术的先河,我相信通过这部电影,所有藏族电影人都看到了一个更大的希望和未来的方向。”7日,《雪豹》执行导演久美成列向中新社记者表示。 [详细]
  • 青藏高原生物种质资源库保存种质资源5万余份

    记者7日从青海省科学技术厅获悉,青藏高原生物种质资源库初现规模成效,保存种质资源5万余份,收录动物基因组数据超过10TB,可为青藏高原生物种质资源保护、鉴定评价和共享利用奠定基础。 [详细]
  • 雪豹等高原网红动物“出圈”传递青藏高原生态信息

    3月20日,山水自然保护中心保护主任赵翔在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说,高原“网红动物”在互联网、短视频等平台的曝光度不断增加,直观地向受众传递了青藏高原生态得到很好保护的信息,也建立了一种公众与物种之间的连接。[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