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生态

昌都市卡若区林业和草原局局长阿旺曲珍:坚守初心 逐绿前行

发布时间:2024-03-21 09:45:00来源: 西藏日报

  怀着对花草树木的喜爱,阿旺曲珍在大学时选择了林学专业。1999年毕业后,她来到昌都地区昌都县林业局(现为昌都市卡若区林业和草原局),全心全意投身于绿化工作。时光荏苒,25年的时间,阿旺曲珍已经从一个安静腼腆的小姑娘成长为林业系统的翘楚。

  回想刚参加工作时,阿旺曲珍说:“那个时候,老百姓的思想还停留在‘砍树才能发家致富’的阶段。作为局里为数不多的专业生,我鼓励自己要利用所学的知识,先从开展绿化宣传工作开始,一定要把‘植树造林功在千秋’的思想根植到老百姓的脑海里。”

  怀着让家园绿起来的想法,阿旺曲珍不断探索保护生态和富民利民的双赢之路。随着一系列生态补偿政策的出台,阿旺曲珍开始在延伸生态产业链上下功夫。

  “我们对有劳动能力的困难人口和低收入人口实行定岗定员、定岗定酬。”说起分类设置生态保护政策性岗位,阿旺曲珍打开了话匣子,“具体来说,就是结合现行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以及退耕还林还草、水生态治理等重大生态工程,进一步完善生态补偿机制,通过政府购买服务,让有劳动能力的困难人口就地转为护林员、环境保护监督员、水生态保护和村级水管员等。”

  若巴乡嘎达村村民江村从小生长在大山之中,对山里的一草一木有着深厚的感情。以前,江村一家守着“穷山”为着生计发愁。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不断推进,他成为了一名护林员,每年有1万多元的稳定收入,在家门口实现了增收。

  对于江村来说,巡山护林工作不仅仅是增加收入的一种途径,更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媒介。他认真履行“八防”职责,带头让身边人自觉做到文明用火、不乱捕乱猎、不乱砍滥伐。

  在做好林区巡护工作以外,他还积极投身到群众造林第一线,以从林草部门学到的造林技术为依托,积极参与苗木后期管护工作,进一步提高群众造林成活率。

  2023年,江村被评为优秀护林员。他和众多护林员一样,用实际行动做到了守护森林草木、守护美好家园。

  为了让老百姓感受到更多实实在在的好处,阿旺曲珍和同事们做了很多很多——广泛吸纳困难群众参与防沙治沙工程、退牧还草工程等生态项目建设,增加农牧民群众工资性收入;大力开展经济林建设、林木种苗基地建设,通过土地流转、入股分红、合作经营、劳动就业等方式,增加农牧民群众经营性收入和财产收入。

  近年来,在阿旺曲珍的带领下,卡若区实施乡村“四旁”植树1.08万亩,带动群众实现劳务收入600万元;实施退耕还林1.06万余亩,带动群众实现增收852万余元;招收公益林专业管护员120人、护林员4609人,人均年增收1万余元。

  “作为重要国家生态安全屏障,中央对西藏的生态环境保护尤为重视,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等一系列重要指示,为我们持续做好发展和保护指明了方向。”随着工作的深入,阿旺曲珍愈加发现肩上的责任之重,她时刻提醒自己要认真履行职责,增强服务意识。

  对此,阿旺曲珍不断规范林地草地征占用的审核审批程序,主动参与建设项目前期工作,对建设项目使用林地草地的必要性、选址合理性和用地规模等提出审查意见,引导建设项目节约集约使用林地草地,并以森林督查为抓手,严厉打击违法违规占用林地草地行为,加大违法违规征占用林地草地打击力度。

  此外,在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工作中,以乡村振兴大行动大工程带动国土绿化大发展,以义务植树、退牧还草、生态修复等生态建设为载体,持续推进国土绿化,构建防护林体系。

  近年来,卡若区实施天然林停伐补助资金生态修复项目1000亩、种草改良4万亩、生态修复190亩、防沙治沙1000亩、建设林业产业生态苗圃及种植经济林4346亩……一组组数据,印证了卡若区造林绿化发展的坚实足迹。

  数十年如一日,阿旺曲珍用汗水和心血种下了一棵棵长青树,记录着她这二十多年的人生轨迹。对于未来发展,阿旺曲珍表示:“要做的事情还有很多,在今后的工作中,将加倍努力,用实际行动筑牢藏东生态安全屏障,着力创建国家生态文明高地。”

(责编:陈濛濛)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