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进沙退” 绿染雅江
“举目远望一片沙,大风一起不见家”。这是上世纪80年代初雅江河畔的真实写照。特殊的地理环境和生态环境,决定了防沙治沙始终是山南市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持之以恒推进美丽山南建设的题中之义。
山南市林业和草原局党组书记侯宝萍告诉记者,为了更好地治理风沙、改变漫天沙尘的境况,近年来,山南市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国家生态文明高地。全市大力推进防沙治沙、植树造林工程建设,努力营造全社会共同参与“万人万亩”义务植树的良好氛围,通过积极打造沿喜马拉雅北麓生态廊道和雅江中游“百里生态走廊”,在雅江中游河谷贡嘎至桑日段形成了面积约50万亩的绿色长廊,成功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隆子县成为全区首个全国“两山基地”,为持续改善生态环境、助推全市生态文明建设走在全区前列打下了坚实基础。
“2018年至2022年,山南市义务植树总面积10.96万亩,种植各类苗木811万余株。”侯宝萍介绍,目前,山南市已通过修筑“丁字坝”、大苗深栽等方法,在雅鲁藏布江南岸的沙滩上成功进行了试验性造林,打破了雅江沙滩造林根本不会成功的“预言”。
侯宝萍表示,雅江防护林已成为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的重要组成部分,截至目前,山南市已成功构筑雅江中游河谷贡嘎至桑日段长160千米、均宽1800米、面积约50万亩的“绿色长城”。“促进山南沙尘天气逐年递减,改善了雅鲁藏布江两岸的生态环境和气候条件,减弱了风沙对贡嘎机场、泽贡高等级公路等基础设施运行的危害。”侯宝萍说。
值得一提的是,山南市创建的防沙治沙综合示范区,是西藏唯一的全国防沙治沙示范区。该示范区位于雅鲁藏布江山南段北岸,东邻乃东区多颇章乡,西至扎囊县桑耶镇。目前,示范区总面积约5万亩,其中核心区桑耶镇已实施治沙面积1.5万多亩。
侯宝萍介绍,山南市坚持国土绿化与治沙绿化相结合,抓好防沙治沙工程的实施,成功试种花棒、拧条、籽蒿、砂生槐、沙盖、沙打旺等沙生植物和樟子松、刺槐等治沙植物种类14科27属34种。通过实施防沙治沙等一系列工程,山南市治沙技术向多元化发展,沿岸水土流失得到遏制,沙化土地得到有效治理,大面积的流动或半流动沙丘变成了绿洲,“人进沙退”的局面逐步形成。
“现在不仅将沙防住了,我们这里还形成了营林绿化、饲料、中药材、经济林果、沙漠旅游为重点的特色产业。”侯宝萍说,防沙治沙工作有效保护了雅砻大地农田、草场及交通水利设施。如今,山南市持续在雅鲁藏布江山南段两岸打造经果林经济带,截至目前,已累计在贡嘎、扎囊、乃东三县区种植矮化苹果34750亩,带动12994人就业,累计增收1.1亿元。
本报记者 丹增平措 本报见习记者 武沛涛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醉美青稞
丰收时节,一声声“扎西德勒……”响彻天空、回荡田间地头、陶醉心里,与血脉同频共振!眼眸中是美美的画卷,笑容里是满满的幸福,盛装和装饰是对丰收的深深礼赞。[详细] -
碧水蓝天入画来
七月盛夏,时值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西藏两周年之际,位于雅鲁藏布江与尼洋河交汇处的雅尼国家湿地公园,水波荡漾、飞鸟翔集、风光旖旎,尽显高原生态之美。 [详细] -
雅砻大地绽新颜——上半年山南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综述
夏日时节,城市“绿肺”——雅砻人民公园环境优美,成为市民亲近大自然的好去处。在环境准入服务方面,山南市生态环境部门健全以环评制度为主体的源头预防体系,提高审批效率和审批质量,为山南经济发展努力做好环境审批服务。[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