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喀则:用“生态画笔”勾勒美丽西藏
江孜沙棘、新疆杨、榆树、细叶红柳……日喀则市南木林县生态示范区内,树木郁郁葱葱、随风摇曳,像一条舞动着的“绿飘带”。
南木林县生态示范区于2014年启动建设,总规划42万亩,计划用17年时间完成。近年来,南木林县推动示范区建设不断取得新成效。截至目前,已累计完成投资1.5亿元,植树造林3万余亩,栽植各类苗木192万余株。
“多亏了这片生态林,现在刮风不起沙,空气更湿润了,家里的尘土明显减少。”南木林县艾玛乡柳果村村民强巴欧珠感慨万千。
南木林县生态示范区的变化是近年来西藏大力实施生态文明建设、推进绿色发展的一个缩影。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对此,党的二十大代表、昌都市委书记龚会才有着深切的体会。他说,昌都境内高山草原错落、湖泊星罗棋布,耕地、草地、林地分别占全区的19.74%、6.43%、25.62%,是西藏的第二大林区。目前,昌都市已成功创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自治区级园林城市,创建自治区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2个、示范乡镇58个、村(居)528个。
龚会才介绍,近年来,昌都市积极推进澜沧江流域生态保护修复等重大项目,推进农牧区人居环境综合整治五年行动,补齐城镇污水集中处理和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短板;健全保护体系,压实市县乡村四级生态文明建设责任,大力实施生态富民工程,推动符合政策的新增公益林纳入国家补偿范围,让群众吃上生态饭。“党的二十大报告,对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出新的战略部署,我们要把昌都生态文明建设置于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中,切实保护好昌都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龚会才说。
青藏高原是世界屋脊、亚洲水塔,是地球第三极,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
近年来,西藏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冰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经过一系列努力,当前,全区森林覆盖率提高到12.31%,草原综合植被盖度47.14%,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达到99.8%,地表水水质达标率100%,西藏仍然是世界上生态环境最好的地区之一。
位于林芝市米林县和巴宜区的雅鲁藏布江与尼洋河交汇处的雅尼湿地是典型的高原河流型湿地。2021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这里视察时作出了“要坚持保护优先,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冰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加强重要江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统筹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守护好这里的生灵草木、万水千山”的重要指示。
如今,雅尼湿地内,草木茂盛、水流盘曲,生物种类日益增多。数据显示,雅尼国家湿地公园内已记录有高等植物87科304属534种,到公园区域活动的脊椎动物有5纲26目59科234种。
党的二十大代表、林芝市委书记敖刘全介绍,近年来,林芝市坚持生态保护第一,严守生态安全底线、红线和高压线,坚决打赢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全面落实河湖长制,不断健全完善体制机制,一张张“国字号”生态名片落地林芝,水在城中、城在绿中、人在景中的城市新景象逐步实现,人与自然更加和谐共生。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实施全面节约战略,发展绿色低碳产业,倡导绿色消费,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山南市扎囊县曾是西藏冬春季风沙最大的地方之一。“过去刮起大风,即使关着窗户,房间里也会蒙上一层灰尘。”从小生活在雅鲁藏布江畔的扎囊县扎其乡朗塞岭村村民白玛琼达对风沙的记忆仍然深刻。
如今,昔日荒滩已变为致富绿洲。近年来,山南市以“雅江中游百亿产业走廊”为基带,优化绿色产业发展空间布局。“十三五”以来,先后引进藏草、亿利、江平生物、西普农业等一批绿色企业,建设了万亩苗圃基地、千亩矮化苹果、千亩葡萄种植基地、千亩甘草基地等一批生态产业项目,形成了生态种植、生态旅游多元生态产业体系。
山南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牟永文介绍说,近年来,山南市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冰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积极打造沿喜马拉雅北麓生态廊道和雅江中游“百里生态走廊”,大力实施“两江四河”造林、湿地保护修复、土地退化沙化生态修复等工程,在雅江中游河谷贡嘎至桑日段形成了面积约50万亩的绿色长廊,雅江两岸冬春季风沙天气明显减少,成功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隆子县成为全区首个全国“两山基地”。“下一步,我们将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导,坚持保护优先,促进生态环境质量保持优良,坚持示范引领,促进生态文明建设走在前列,坚持基础夯实,促进生态环境治理能力提档升级,努力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牟永文说。
蓝图已绘就,奋斗正当时。团结奋进的高原儿女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定不移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把生态保护摆在更加突出位置,切实守护好西藏的蓝天碧水净土,把着力创建国家生态文明高地、努力做到生态文明建设走在全国前列各项举措落实落细,用生态画笔勾勒出大美西藏!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日喀则这十年:城乡面貌日日新 幸福指数节节高
十年生机盎然,十年蹄疾步稳。党的十八大以来,日喀则的十年发展征程,如同珠峰的气势恢宏、气象万千,更有雅江的波澜壮阔、汹涌澎湃。[详细] -
兴水利 惠民生
湘河水利枢纽及配套灌区工程和帕孜水利枢纽及配套灌区工程是国家重点水利枢纽工程,湘河水利枢纽及配套灌区工程于10月12日下闸蓄水,帕孜水利枢纽及配套灌区工程于10月13日开标,30日主体工程将开工建设。 [详细] -
改善12.49万亩农田灌溉 西藏湘河水利枢纽工程下闸蓄水
据悉,该工程于2019年4月开工建设,2020年2月28日正式截流。项目实施后,将有效改善日喀则南木林县及下游沿线12.49万亩农田灌溉,同时还为藏中电网(特别是枯水期)提供电力支持。[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