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生态

工业起宏图 数字答新卷

发布时间:2022-10-17 08:54:00来源: 西藏日报

  新时代的西藏,成排的厂房遍地铺开,现代化机械轰鸣震耳,作业的工人脸上笑容灿烂,工业数字信息经济让高原群众接上现代化生活轨道。

  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西藏一系列工业发展规划、政策等陆续出台、落地生根,加快工业革故鼎新。数据显示,2021年,全区工业增加值189.9亿元,是2012年的3.3倍;2014年,工业总产值历史上首次超过农林牧副渔总产值,达到151.7亿元;2018年,工业增加值首次突破100亿元大关。西藏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西藏特点的新型工业和信息化发展之路。

  绿色发展 传统产业焕发新活力

  十年来,西藏工业经济走出了高质量、绿色化、创新化发展之路,逐步构建起了清洁能源、采矿、建材、藏医药、天然饮用水、农畜产品加工、民族手工、高新技术制造为主的特色工业产业体系。这些产业自产生之初就被赋予了绿色发展的内容,经过十年的布局和发展,绿色已成为这些产业的闪亮“名片”,传统产业也因此焕发勃勃生机。

  ——建材业、采矿业提质扩能、创新发展。扎布耶盐湖万吨电池级碳酸锂项目加快推进;新型干法水泥熟料产能由2012年的210万吨提升至1155万吨;

  ——天然饮用水产业持续壮大。产量由2013年的不足10万吨,提升至58.6万吨;西藏冰川(5100)、卓玛泉、格桑泉等本地品牌水企业发展壮大;农夫山泉集团落地西藏林芝,项目正在加快推进;

  ——农畜产品加工业发展成效显著。2021年,农畜产品工业总产值20.7亿元,是2012年的3.5倍;获得“三品一标”认证产品数量643个,“西藏牌”农牧特色产品在区内外影响力不断提升;

  ……

  绿色发展不是一句口号。十年里,西藏被认定7家国家级绿色工厂、1个国家级绿色产品、1个国家绿色数据中心、3家国家重点用能行业能效“领跑者”企业、17家自治区级绿色工厂,并完成4家节水型企业创建,为高原绿色发展增添无限动力。

  创新驱动 中小微企业如雨后春笋

  创新是发展的第一动力。今年2月,针对高原地区现用高压锅存在的问题,在自治区党委、政府部署下,自治区经信厅组织全国科研机构和龙头企业用3个月实现了技术攻关和突破,研发产品14种、申请专利18项;颁布了《高原地区用多功能锅具》团体标准,召开了国家级技术成果鉴定会,一致认为产品在整体技术和高原适应性方面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填补了国内外空白。目前,正在加速推进技术成果产业化,加快本地建厂生产上市,高原上的人们将用上适应高原的锅具。

  中小企业的发展能有效激发市场活力,在自治区“一揽子”政策扶持下,十年来,西藏规上工业企业达到189家,是2012年的2.95倍;培育认定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家、自治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34家、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2家、国家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3家、自治区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15家,中小微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在高原扎根、发芽、生长、壮大。

  园区作为中小企业载体,也迎来了发展的春天。目前,西藏有16家重点产业园区,其中国家级2家、自治区级7家,拉萨经开区、藏青工业园获评国家新型工业产业化示范基地。

  数字经济 助力发展满盘活

  这十年,也是西藏信息化高速发展的十年。党的十八大以来,自治区党委、政府勇于把握时代脉搏,积极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奋起直追、破浪前行。

  推动成立数字西藏建设领导小组、信息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出台数字经济、信息化规划政策等40余个;2022年4月组建西藏大数据发展管理局,统筹数据应用。目前,正在推动建设西藏大数据中心。

  十年里,数字经济助力西藏新型基础设施遍地开花。全区光纤接入端口达到203万个,99%以上的行政村通光纤、通宽带、通4G;累计推动建成5G基站7598个,5G基本实现县区全覆盖、部分重点乡镇覆盖;在山南市乃东区建成西藏首个县级5G应用融媒体中心;拉萨区域性国际通信业务出入口局正式开局;推动数据资源汇聚融通应用,电子政务外网保通率达99%以上。

  2021年,数字经济增加值186.82亿元、同比增长18.7%;规上数字经济企业达17家;“智慧生态”“智慧医疗”“智慧教育”“智慧旅游”“智慧公安”“智慧城市”建设有效推进;“数字拉萨”“智慧昌都”、那曲市“智慧城管”等建设完成;自然资源三维立体“一张图”平台启动建设;区、市、县三级及3195所学校教育光网全覆盖。

  数字经济的发展,也带动传统产业的转型。智慧农业、绿色工业、智慧旅游等领域30个产业数字化转型示范项目陆续建成投入应用;上云上平台企业超300家;实施无人矿车、绿色矿山、远程医疗等24项5G应用试点;以拉萨高新区为核心的数字经济集聚区初步成型。

  西藏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壮美画卷正徐徐铺展,工业经济正阔步走上高速发展的快车道,高质量、绿色化、智能化发展之路将越走越宽阔。

(责编:陈濛濛)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