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生态

国家公园省 大美青海情

发布时间:2022-08-24 16:51:00来源: 青海日报

  青海美在生态之“大”,每年向下游输送900多亿立方米源头活水,气候调节和物种保有等功能性价值不可估量,是国家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青海美在“国家公园”名片,三江源国家公园正式设立,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片区体制试点任务全面完成,青海湖国家公园正式创建,拥有我国面积最大、海拔最高的世界自然遗产地可可西里。

  青海最大的价值在生态、最大的责任在生态、最大的潜力也在生态。全省上下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承担好维护生态安全、保护三江源、保护“中华水塔”的重大使命,切实保护好地球第三极生态。青海大地上,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取得重要进展,青藏高原生物多样性保护全力推动,区域生态功能不断优化,水源涵养地作用更加凸显,湿地面积稳居全国首位。

  三江源:“九龙治水”制约有效破解

  2021年10月,三江源国家公园正式设立,成为全国首批、排在首位、面积最大的国家公园,区划面积由12.31万平方公里增加到19.07万平方公里,青海向党中央交上了一份沉甸甸的答卷,三江源国家公园建设迈入新征程。

  三江源是全国第一个国家公园体制试点,自2016年在青海启动以来,省委省政府把三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列为“头号”改革工程。按照试点方案,全力以赴推进试点工作,大胆创新、原创改革,坚持创新体制、系统治理、共建共享、科技支撑、依法管理,将顶层设计与基层创新相结合,形成了国家公园示范省建设的九大理念和十五个体系以及“九个一”的三江源模式,实践成果、制度成果、改革成果、惠民成果丰硕。

  在此过程中,组建省、州、县、乡、村五级综合管理实体,探索自然资源资产集中统一管理途径,实行大部门制改革;国家层面公布我国第一个国家公园规划《三江源国家公园总体规划》,编制完成5个专项规划,颁布施行我国第一个由地方立法的国家公园法律《三江源国家公园条例(试行)》,印发13个管理办法,形成了1+N政策制度体系;对各类保护地进行功能重组、优化组合,开展三江源国家公园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权委托代理机制试点……如今的三江源国家公园内,“九龙治水”困局有效破解,国家公园“四梁八柱”积极搭建,生态安全屏障持续筑牢。

  积极探索生态保护和民生改善共赢之路,创新建立“一户一岗”生态管护公益岗位机制,1.72万名牧民持证上岗,每年可增收2.16万元,带动了就业稳定了收入。同时,积极发展生态畜牧业合作社,引导扶持牧民群众以多种形式开展经营活动,加快发展澜沧江源园区昂赛雪豹观察自然体验等4个特许经营项目……国家公园红利正在充分释放,生态、生产、生活“三生”共赢。

  今天,努力缔结为保护之果:三江源区主要保护对象都得到了更好的保护和修复,生态环境质量得以提升,生态功能得以巩固,水源涵养量年均增幅6%以上,草地覆盖率、产草量分别比十年前提高了11%、30%以上。野生动物种群明显增多,藏羚羊由20世纪80年代的不足2万只恢复到7万多只。

  祁连山:“生态+”效应叠加释放

  祁连山是青海省五大生态板块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西部的重要生态安全屏障。2017年,党中央国务院启动实施祁连山国家公园体制试点,青海省成为试点省份之一。而今,在一系列创新实践中,祁连山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已完成,迎来设立国家公园的关键时期。

  盛夏时节走进祁连山国家公园,沙龙滩管护站的生态管护员们坚守在海拔4000米之上,以坚强毅力战胜严酷自然环境,守护着八一冰川。再到青阳沟管护站,这里有一支女子生态管护队,32名女子生态管护员行走在大山深处,看护大山守护草木万物,一路走过,无不感到人们守护好祁连山生态的热情动力,他们以管护生态为傲。

  体制试点以来,祁连山国家公园坚持以“十好”国家公园为目标,着力打造青海片区“生态保护高地、生态科研高地、生态文化高地”,建立了一套规范统一的管理机构,推行综合执法工作模式,40个标准化管护站全部建设完成,目前建成投运大数据中心、展陈中心、野生动物救护繁育中心、生态科普馆,生态监测定位站,天空地一体化监测网络达到8000平方公里。值得一提的是,在全国首创“村两委+”社区共建共享模式,将生态保护、宣传教育、民生发展、民族团结融为一体,推进红色基因引领绿色发展“双色”教育阵地建设,截至目前已覆盖联点村20个。同时,构建规划标准、科研监测、社会参与、保护管理、自然教育、基础保障、信息化管控、志愿服务、宣教培训九大支撑体系的工作格局。

  目前,依托祁连山国家公园试点,在西宁市、海北藏族自治州、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等地,设立了13所祁连山国家公园生态学校,打造老虎沟、大拉洞等5处自然教育特色管护站,陆续完善国家长期科研基地,全力搭建“设施配套、环境优美、管理规范”的自然教育平台,为自然教育开展奠定良好基础。并探索出“课程研发—教材读本编制—师资培育—学校应用”,具有祁连山国家公园特色、产学研教深度融合的全闭环链条。编写并开发规范化的自然教育教材5本、自然教育课程9套,自然教育师资队伍不仅仅是教师,还有生态管护员和志愿者的加入。从祁连山下到省会西宁,自然教育已经成为祁连山国家公园彰显特色的生态品牌。

  青海湖:国家公园指日可待

  今年上半年,国家公园管理局批复同意开展青海湖国家公园创建工作,标志着青海湖国家公园创建进入实施阶段,中国最大的内陆咸水湖、中国最美湖泊青海湖将向着生态友好、绿色发展、文明和谐、人民幸福的国家公园迈进。

  把青海生态文明建设好、生态资源保护好,把国家生态战略落实好、国家公园建设好。以高度的政治自觉把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转化为青海湖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最生动最持久的实践。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冰一体化保护,全面推进青海湖生态系统综合治理,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基础不断夯实,青海湖国家公园创建成效显著。

  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青海重要讲话精神,目前已科学提出青海湖“十四五”时期“一屏六区一平台”发展思路和目标,制定一系列制度措施,为青海湖形成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良好局面夯实基础。同时,已首次完成青海湖流域自然资源和经济社会本底调查,全面查清青海湖流域家底,青海湖国家公园创建基础夯实。

  穿越时间之光,时代的进程,犹如环环相扣的乐章,迎百舸争流而上,绿水青山掩映成最美写照。2021年,青海湖裸鲤资源蕴藏量达到10.85万吨,较2020年增加0.81万吨;2021年,普氏原羚种群数量由2020年的2700余只增加到2800余只,达到了保护初期的近11倍;全年统计水鸟总量约57.1万只,较2020年增长了23.3%,达到2007年监测以来的最大值,生物多样性进一步丰富,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呈现总体向好态势。特别是近日,《青海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监测报告》(2021年度)通过专家评审,数据显示:2016年至2021年6年间青海湖水鸟统计总量,总体呈明显上升趋势,年平均增加5万余只,6年来水鸟统计总量年均保持在37.8余万只。

  叩开新征程之门,催人奋进、引吭高歌,坚定不移打造生态文明高地,努力在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上走在前列,自然之美、人文之美、和谐之美、发展之美将相得益彰、美美与共,生态友好的现代化新青海正向我们阔步而来。

(责编:陈濛濛)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