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林:河畔绿洲美如画
图为绿树掩映的波林村。(无人机照片) 记者 洛桑旦增 摄
从札达县城出发,沿着河谷朝古格王国遗址下行十余公里,来到托林镇波林村时,忽见上千株二三十米高的杨树成排矗立,护卫着掩映其间的屋舍农田。
在这个以种树和环保闻名的小村里,生态文明建设不仅是一种习惯,更是一种传统,妇孺皆知、世代相传,在象泉河畔亘古不息的风沙中,依然打造出了一片宜居怡人的河畔绿洲。
此生不渝种树梦
时光回溯到上世纪90年代初,15岁的少年扎西平措和其他孩子们,在全村大人的带领下,沿着村道两侧种下了今天波林村里的第一批杨树。
“波林村是1975年从100多公里外的山沟里搬过来的,以前这里是一片荒地。”已经担任了两届波林村党支部书记的扎西平措说,“到了上世纪90年代,村里还只有土坯房和砂石路,下雨一身泥,刮风一身土。”
当时的村民们觉得这样下去不是办法,便萌生了改善环境的愿望。于是,在那个生活物资都略显匮乏的年代,大家克服困难找来树苗,种下了上千棵杨树,才有了今天绿树高耸、林荫蔽日的美景。
在这样的熏陶中长大,种树也自然而然地成为扎西平措这一代人一辈子追求的梦想。时至今日,波林村把种树写进了村规民约,倡导每户群众每年至少种树10棵,并确保树木成活率达到90%以上;以党小组、作业组、双联户等为单位,规定集体种树任务,所以才能在全村仅有95户329人的情况下,每年种树超过5000棵,自治区级公益林面积达到4万亩,林草覆盖率达到60%。
“我会把树继续种下去,希望现在的孩子们到我这个岁数的时候,这条绿色长廊能变成森林。”扎西平措说。
绿树伴得幸福来
每年3月,藏西高原大部分地区仍然寒气逼人,波林村的群众就已经忙碌起来了。他们在村“两委”的组织下,每家每户或出人或出车,来到100公里外的波林村旧址所在的山沟里拉树苗。
“车子开不到的地方,大家就骑马进去,然后只取树苗、不砍树根,保证原生地的自然环境不被破坏,夜里则在树林里搭帐篷过夜,幕天席地,星空为伴。前后持续20多天,取够全年的种树量后才返回。”扎西平措说,“大家都知道这是为了改善村里环境而做的好事,因此积极性很高,每户至少都会派出一人参加。”
树苗拉回来后,便是分配任务,基本上每户群众的种树量都超过了村里规定的10棵。扎西平措还去札达县自然资源局要来种子,在村子四周种上了鲜花,又从底雅乡找来柳树苗试种,去年的树苗成活一半,今年的树苗全部成活。
“去年种得晚了,导致成活率不高,今年把握好时间,在4月前把树苗种下去,就全部活了,看到我成功后,大家都来找我要树苗。”扎西平措骄傲地说。
如今,如同这弥散开的绿意一般,波林村群众的日子也越过越红火,实现了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2006年,村里告别土坯房,盖起了安居房;2008年,村里修通了硬化道路;2015年,自来水工程完工,大家再也不用挑水度日了;2017年,边境小康村建设启动,全村群众住进了宽敞明亮的新居;2019年,污水处理工程完工,废水必须经过处理后再排入象泉河;2021年,全村人均纯收入达到3.7万元,特别是出售树苗户均增收2000元,让绿水青山变为金山银山的愿景走进现实。
正值农忙时节,大人们在田里忙活,年幼的孩子们在树荫下玩耍嬉戏……
村美人和新画卷
漫步在波林村的各个角落,要想发现一片垃圾真的是件很难的事。
“树苗长大了,房子更美了,日子更富了,要把这些来之不易的成果维护好,这是全村群众的共识。”扎西平措说,波林村每周集体义务打扫卫生1至3次,都不用村“两委”班子组织,群众就会自发拿着工具打扫房前屋后和公共地带,公共厕所则每周轮换安排一户群众清扫,全村设置了4个公共垃圾箱,每户配发了一个垃圾桶,在札达县环卫队的帮助下,两天就要清理一次垃圾。
同时,村里每季度要对群众家庭环境卫生进行评比,年底开展总考评,并对表现突出的给予奖励,形成了你追我赶、互相比拼的良好氛围。
托林组副组长旺堆在去年的考评中得了第一。走进他家,尽管没有太奢华的装饰,但窗明几净、整齐有序,一大丛茂密的木槿盛开着朵朵粉色的花。
“每天干完活回家,我们都要把屋子内外打扫一遍,然后再洗个热水澡,既舒服又精神。”旺堆笑着对记者说,“现在家家户户24小时通水,购置了热水器,大家都更讲卫生啦。”
得益于全村上下的齐心协力,波林村先后荣获了自治区级生态村、自治区文明村镇等称号,并连续两年在托林镇三级干部会议环境卫生评比中荣获第一名。
从村里步行出来5分钟,便是波林村近些年种出的柳树林,已经长到一人多高,满目苍翠,望不到边。如果说,当年扎西平措的父辈们种下了波林村的“根”,那么今天,他们这代人则继承了波林村的“魂”。
通过两代人的不懈努力,山清水秀、天蓝地绿、村美人和的美丽画卷正在波林徐徐展开,而象泉河吹来的风,也多了几丝凉爽的气息。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绿染什布奇
雪山上的春天,总是比内地来得晚一点,但桃树枝头的点点粉红,还是透出了春的气息。 [详细] -
敢把沙漠变绿洲(“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故事⑦)
阳春时节,东风过处,百草滋荣。在内蒙古乌梁素海湖面上,水光潋滟,鸟声盈耳。疣鼻天鹅也如约飞回,它们结伴戏水,时而翩跹起舞,时而引吭高歌。[详细] -
西藏山南市防沙治沙综合示范区多举措使荒漠变绿洲
“缓缓的土沙丘上遍布草方格,远处还种着沙棘、花棒等植被,和以前举目四望都是一片沙的景象大大不同了。”每当驱车经过扎囊县桑耶镇时,记者都会对这里的景象心生感慨。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