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成都自然博物馆通过竣工验收 即将面向公众开放
夜幕下的成都自然博物馆。 成都住建供图
记者14日从四川省成都市住建局获悉,成都自然博物馆项目布展完毕,通过竣工验收,正式开放将提上日程。
成都自然博物馆位于成都理工大学西侧,其前身是成都理工大学博物馆。博物馆总建筑面积50520平方米,地下一层、地上四层,建筑主体由六个单体组成,用山峰与岩石的形态致敬巍峨的蜀山。六个单体之间通过人行栈道和天桥长廊连接,蜿蜒盘旋极具蜀道意境。其中穿插的弯曲水流与倒影水池,尽显成都千年的蜀水文化。“成都自然博物馆是成都首座不规则形态公共建筑。”成都市住建局公建处相关负责人称,博物馆极具特色的建筑外形受到了市民称赞和关注,但也让它成为当地施工难度最大的公共建筑。
成都自然博物馆展厅一角。 成都住建供图
走进博物馆大门,里面空间开阔。项目承建方中铁建工集团工作人员介绍,博物馆展厅面积共17005平方米,共设地质环境厅、矿产资源厅、龙行川渝厅、探秘恐龙厅、生命探源厅、缤纷生命厅等6大主题展厅,同时配设临时展厅、4D影院、学术报告厅等。
迈步进入“地质环境厅”,最最吸睛的,是一个巨大的、缓慢旋转的“地球”,在深蓝色的夜空背景下,地球上的纹理分毫毕现。顶层用微型灯组成的“星空”时不时有流星划过,照亮了太阳系的其他行星。整个太阳系被高仿真还原,带光环的土星、赤红色的火星、体积最大的木星……
成都自然博物馆“地质环境厅”一角。 成都住建供图
地质环境厅展示面积约962平方米,层高7米。使用了许多立体模型、彩色图解甚至沙盘分别对地球的结构、内部圈层、四川地区的地质结构和生态系统等进行详细解说,在简单易懂的文字说明中,观众可清晰窥见地球的奥秘。与“地质环境厅”毗邻的“矿产资源厅”则用五个单元向观众展示了矿产、矿物、宝玉石等自然资源的种类和特征。展厅中,颜色和形状各异的矿石在灯光下闪烁着史前神秘的光泽。“矿产资源厅”还配备了“矿产世界流水屏互动系统”,只要在触摸屏“金属矿产”“非金属矿产”“能源矿产”和“水气矿产”的选项中轻轻一点,该种类的矿物图片就如同瀑布般从观众面前的屏幕中“流”下。
“‘龙行川渝厅’合川马门溪龙化石是成都自然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它的搭建20多名工人耗费大半年时间才完成。”抬头望向合川马门溪龙化石,长长的脖颈仿佛快要触及天花板,马门溪龙以其非常长的脖子而闻名。厅内还依照时间顺序分别展出了四川盆地早侏罗世、中侏罗世的恐龙生态群落。
成都自然博物馆恐龙探秘厅的合川马门溪龙化石。 成都住建供图
除四川盆地出土的恐龙化石,二楼“恐龙探秘厅”还展出了来自全球的恐龙化石,并通过骨架呈现、局部骨骼、模型、模拟场景、互动等方式试图向观众还原恐龙生前的形态和模样。值得注意的是,“恐龙探秘厅”展厅中间还有一个神秘的“玻璃池”,其中一颗颗呈椭圆状的灰色“石头”就是千万年前孕育恐龙的“温室”——恐龙蛋;而另一旁展柜里,一具幼小的恐龙骨骼化石伏在一堆泥土上。
此外,博物馆第三层还设立了“生命探源展厅”和“缤纷生命展厅”。“成都自然博物馆项目是由成都市人民政府与成都理工大学共同策划、筹备、建设的一个文化地标项目,也是四川省、成都市重点工程。”成都市住建局公建处相关负责人表示,项目的建成将填补西南地区综合类自然博物馆空白,也为市民提供一个充满趣味性、探索性、实践性与观赏性的公共文化空间。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青海四川携手合作强化长江流域执法监管机制
《协议》对建立联席会商制度、执法联络员制度、联合巡查机制、协作共治机制、应急协同机制、信息共享机制等内容进行了细致全面的规划。[详细] -
四川黄龙自然保护区红外线相机拍摄大熊猫聚集打斗争夺交配权
记者16日从四川黄龙自然保护区获悉,黄龙自然保护区工作人员日前在收集整理回收的红外相机数据时,发现拍摄到了大熊猫聚集打斗争夺交配权的照片和视频。 [详细] -
四川洪雅:首次记录到世界濒危物种钳嘴鹳影像
四川省眉山市洪雅县委宣传部10日透露,有摄影爱好者在该县柳江镇雅女艺术村附近拍到一群灰白色的大鸟,后经确认为国家珍稀保护动物钳嘴鹳,这在当地属首次发现和记录到钳嘴鹳活动影像。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