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生态

守护好雪域高原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

发布时间:2021-12-31 09:13:00来源: 西藏日报

  十二月的昌都市,皑皑白雪之中,远方的牦牛群化作星星点点,俨然一幅壮阔的水墨山水画卷。

  这画卷,正是西藏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累累硕果。

  作为青藏高原的主体,西藏境内江河纵横、湖泊密布,被誉为“亚洲水塔”,是我国以及南亚、东南亚地区的“江河源”,亚洲乃至北半球气候变化的“感应器”,珍稀野生动物的天然栖息地和高原物种基因库,对全球气候具有重要影响。

  在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保护好青藏高原生态就是对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最大贡献。

  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鲜明提出,要着力创建国家生态文明高地、努力做到生态文明建设走在全国前列,这是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大举措,充分体现了区党委扛起生态文明建设的政治责任,表明了区党委维护生态环境的坚强决心和建设生态文明的坚定意志。

  雅鲁藏布江是我国最长的高原河流,而受到高原气候、地质等环境影响,雅江流域曾出现过河滩荒漠化的情况,中游日喀则市南木林生态示范区也曾经是一片戈壁荒滩。

  南木林县仁欧村村民过去习惯到山上砍柴生火,导致土地沙化严重,村民在家里喝甜茶,都得涮几次杯子里的灰尘,吃尽了苦头。

  为了筑牢绿色生态屏障,以生态环境质量的持续改善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西藏在全区范围内开展“两江四河”(雅鲁藏布江、怒江、拉萨河、年楚河、雅砻河、狮泉河)流域植树绿化工程,通过集中连片人工造林,保障了雅鲁藏布江、怒江、拉萨河等大江大河沿线生态安全。如今,首批31万亩的防护林已绿树成荫,有效防止了高原河流荒漠化。

  “十四五”时期,西藏将继续加大力度实施“两江四河”流域造林绿化、防沙治沙等重点工程,推进羌塘、珠峰等国家公园建设,推动自然保护地持续优化整合。

  在平均海拔4700米的羌塘草原,藏羚羊悠闲觅食、藏野驴奔腾跳跃、野狼成群结队……

  野生动物自由自在栖息繁衍的背后,是人们的精心守护。

  在位于羌塘草原的色林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次成塔青的身份是野生动物保护员。他定期在保护区内巡逻,密切关注野生动物生存状况,并详细记录发现野生动物的地点、时间,种群的数量及性别等情况,为野生动物的保护和研究提供宝贵的第一手数据。

  目前,在羌塘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已有780名藏北牧民群众成为专业管护员,投身于守护高原生灵的事业中。

  随着生态保护力度的加大,西藏生物物种数量不断增加,生物多样性得到有效保护。在自治区第二次陆生野生动物资源调查中,调查数据显示,西藏现有陆生脊椎动物1072种,已正式发表新物种5个,新发现中国新纪录物种5个、自治区新纪录物种23种。绝大多数保护物种种群数量增长明显,藏羚羊数量已从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不足7万只,增加至目前的约30万只;黑颈鹤种群数量从20世纪不足2000只,至今已过万余只;曾被国际社会认为已经灭绝的西藏马鹿,由发现时的200余头,至今已超过800余头,并且种群不断扩大。雪豹、盘羊、岩羊等野生动物恢复性增长明显,野生动物栖息地基本保持原生自然状态。

  每当在草原上与藏羚羊群邂逅,次成塔青驻足望着“高原精灵”澄澈的双眸、矫健的身姿,都会感受到蓬勃的生命力量。他说:“保护好生态环境、保护好野生动物,也是在守护人类自己的家园和生命。”

  如今,生态保护的蓝图已经绘就,全区上下将在着力创建国家生态文明高地、努力做到生态文明建设走在全国前列中身先士卒、实干立身,恪尽职守、勤勉敬业,共同推进美丽西藏建设,守护好雪域高原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巩固发展世界上生态环境最好地区之一的良好态势。

(责编: 常邦丽)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