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生态

青海:给戈壁滩更多可能

发布时间:2021-12-09 15:04:00来源: 青海日报

  提起戈壁滩,你脑海里出现的是什么?

  “风吹石头跑”是人们对它的形容。是啊,在人们的印象里,戈壁滩,意味着干旱、荒凉、草木难生,意味着那片土地很难刨出生机和希望。

  曾经,记者也是这么认为的,每当开车穿越戈壁滩,在打起精神对抗单调景色的同时,也不禁在感慨“可惜了这么大片的土地,要是能种出点儿啥来就好了!”

  没成想,终于有一天,记者真的看到了戈壁滩上变身“青青草原”,大片大片的饲草昭示着努力耕耘后沉甸甸的收获。

  秋日时节,记者跟随青海省饲草料技术推广站的工作人员,来到了海西蒙古藏族自治州德令哈市的戈壁滩。蓝天白云之下,连绵无际的青青饲草映入眼帘,清风吹拂而过,轻柔的饲草随风摇荡。那片沁人心脾的绿色让人看到了生机,看到了希望。

  是啊,德令哈的这个典型例子证明戈壁滩并不一定是草木难生。

  经过土地整治,它具备了基本的种植条件。

  还缺什么?

  水,于戈壁滩而言,异常珍贵的水。为了充分利用水资源,青海奔盛草业的负责人鲍奎采用了微喷灌节水技术,实施了德令哈地区首创的先进大田灌溉方式和施肥方式。

  水肥不成问题,那么到底种什么?

  来自省农业农村厅和省牧科院的专家对当地的自然地理环境经过分析后得出结论,适合燕麦和苜蓿套种。

  鲍奎经过专家指导,加上自身对于青海畜牧业发展的深入了解和国内外饲草产业发展的分析,把目标瞄准了苜蓿种植。

  皇天不负有心人。戈壁滩上的这片草地,和附近零散分布着骆驼蓬、碱蓬等植物的荒凉戈壁形成了鲜明对比。

  记者仍记得采访时蹲在饲草地里的感受——轻轻翻开地表上覆盖的苜蓿,生怕伤到了它们的根茎,满含沙石的土壤出现在眼前。想到这片土地的“前世今生”,激动之余,不禁十分敬佩耕耘在这片土地的人们,他们是农牧民、企业主、专家学者、政府工作人员……大家齐心协力,既创造了经济效益,也产生了生态效益,更给予人不断奋斗的精神动力!

  记者仍记得工作人员用手捻着青干草讲述的情景——多好的草啊!一点不比进口的差!你想,大奶企都要来合作,这就是对饲草质量的认可和背书。用这样的饲草喂出的牛羊,那肉的味道能差么?咱们青海要大力发展畜牧业,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牛羊吃啥?天然草场承载有限,补饲必不可少。饲草料哪里来?不就靠大家伙儿种啊!不说别的土地,青海有那么大面积的戈壁滩,要是将来能多多种上饲草,可不得让牛羊吃得美美的!

  期待戈壁滩的更多可能……

(责编: 陈濛濛)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青海省首次完成兰科植物调查

    青海省林草局争取中央林业改革发展资金,并委托青海省畜牧兽医科学院组织兰科植物调查团队,对青海省主要林区的兰科植物展开全面调查。[详细]
  • 多彩墙绘扮靓城市街角助力文明城市建设

    近日,记者在绕赛社区哈达巷里看到,有三名工作人员正在给西墙进行绘画艺术创作,整体的墙绘已经基本形成,正对一些细节进行补充,引来不少过往群众围观拍照。[详细]
  • “西藏马鹿”种群恢复到800只左右

    西藏马鹿是马鹿家庭中非常特殊的一员,是西藏的特有物种。西藏马鹿最初在锡金发现,因而又被称为锡金红鹿。在中国,曾分布在冈底斯山脉以南,雅鲁藏布大峡谷以西的广阔区域。[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