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湖裸鲤“育幼师”:守护高原圣湖“精灵”安全越冬
图为即将放流的裸鲤鱼苗。中新社记者 李隽 摄
“入冬以后,高原气温较低,虽然青海湖裸鲤是冷水鱼,但是它们耐氧度低,冬季高原含氧度逐渐降低,帮助它们越冬极为重要,这里就像是裸鲤的幼儿园,在这里它们从针尖大小的鱼苗长大到一龄鱼苗,最后再送它们回到青海湖里。”青海湖裸鲤救护中心原种场负责人田文根说。
资料图为2020年12月28日拍摄的青海湖裸鲤救护中心循环水恒温育苗车间。 中新社记者 李江宁 摄
裸鲤生活在中国内陆最大的咸水湖——青海湖中,作为青海湖中唯一大型野生经济鱼类,裸鲤占据着“水—鱼—鸟—草地”生态系统的核心地位。2004年被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在《中国物种红色名录》中列为濒危物种。
被大家亲切称为裸鲤“幼儿园”的青海湖裸鲤救护中心位于青海西宁,这里有18个室外渔场,总面积15000平方米,共有2000万尾青海湖裸鲤鱼苗在此越冬。田文根是这所“幼儿园”里的一名“育幼师”,工作十年来,田文根一直陪伴照顾着一批一批“入学”裸鲤鱼苗宝宝。
图为青海湖裸鲤鱼卵。中新社记者 李隽 摄
“今年入冬后下了好几场雪,每天早晨起来一看有降雪,第一反应就是赶紧过来扫雪。”田文根说道。由于室外渔场没有增氧设备,产生氧气的唯一途径是水中浮游生物通过光合作用,如果降雪附着在冰层上,阳光无法透进冰层下,就容易造成缺氧。在冬季,及时扫雪是“育幼师们”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
据中新社记者了解,为了疏散室外渔场的放养密度,还有一部分鱼苗被转移到循环水恒温育苗车间。“恒温循环水车间是青海湖裸鲤救护中心引进国内外先进的恒温循环水养殖系统,中心技术人员在恒温循环水养殖过程中不断摸索总结,使青海湖裸鲤生长规格逐年提高,全长由最初的7.5厘米至10厘米,增长至如今的15厘米左右,体重由10克增长到16克左右,体质有所改善。”恒温循环水鱼苗车间工作人员朱乾祥介绍说。
资料图为2020年12月28日,青海湖裸鲤救护中心工作人员在室外渔场破冰观察裸鲤活动情况。 中新社记者 李江宁 摄
“我们也是在这十年间不断地认识裸鲤的习性和繁殖特点,以前是粗放型培育,以肉眼观察为主,用肥水养殖,现在培育越来越精细化,投喂的饵料根据鱼的口裂分为多种,现在的孵化率已经达到百分之九十以上。”田文根说。
每年送往青海湖裸鲤救护中心的鱼苗都有相对应的档案,一年后,放流的一龄鱼会重新回到来时的河流。“出生在哪条河流的湟鱼,成年后会回到哪里,因此,青海湖裸鲤还形成了自己的品群,如布哈河裸鲤品群、沙柳河裸鲤品群、泉吉河裸鲤品群、黑马河裸鲤品群等。这也是为什么我们要建立鱼档案,就是要保护种群数量。”青海湖裸鲤救护中心主任史建全说。
从2002年大规模增殖放流至今,来自青海湖裸鲤救护中心的1.56亿尾青海湖裸鲤原种种苗,对青海湖裸鲤资源恢复贡献率达23%。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青海省“千吨万人”饮用水源保护区划定
记者从省生态环境厅了解到,截至目前,我省54处“千吨万人”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划定任务全部完成,饮用水水源水质安全和群众饮水安全得到保障。[详细] -
草原上的“精灵”
普氏原羚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曾广泛分布于内蒙古、宁夏、甘肃、青海等省区,由于人类活动影响及栖息地恶化,目前青海湖环湖地区是普氏原羚的唯一栖息地。[详细] -
中国内陆最大咸水湖进入封冻期 前期气温高致封冻期推迟
青海省气象局28日对外表示,中国内陆最大咸水湖——青海湖进入封冻期,与近十年相比,青海湖前期气温高导致封冻期推迟11日。[详细] -
青海隆宝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气象站建成运行
记者28日从青海省气象局获悉,青海隆宝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高寒湿地生态气象野外试验站日前通过专家验收,正式投入运行。[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