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连山国家公园建设——黑河峡谷第一村
新学期一开学,海北藏族自治州祁连县扎麻什乡郭米村幼儿园迎来了意义非凡的“开学第一课”。
“孩子们,这个是什么动物呀。”
“这只是雪豹!”
“那这个呢?”
“是一只旱獭!”
……
在孩子们好奇的目光和稚嫩的回答声中,郭米村党支部书记韩琳耐心地为孩子们讲解着祁连山的花草树木,飞禽走兽。“给孩子们讲解这些,主要是让孩子们从小认识生态环保的重要性,让他们明白,这些动植物和我们拥有一个共同的家园,我们要一起守护它,爱护它。”
自从2018年村里开展“村两委+”工作模式以来,这样的“开学第一课”,韩琳已经连续讲了两年。“让孩子们从小就树立生态环保意识,我们的生态环保事业才能后继有人,我们的生态环境才能越来越好。”韩琳说,孩子是未来发展的基石,只有他们始终保持生态环保理念,才能让村里的生态产业发展越走越远。
但是起初,韩琳并没有这么长远的想法。“刚开始的时候对于国家公园没什么概念,更别提给村民们宣传生态环保理念了。”韩琳说,对于为什么要保护草场,为什么要减畜等诸如此类关乎村民切身利益的事情,都不知道该从何说起。“说不明白,村民们也就不懂,他们对这方面的认识就很浅薄。”
后来,通过相关的培训、学习,加上自己的钻研,韩琳逐渐认识到了国家公园建设的重要性。“说通俗点,就是给你们的儿子、孙子、重孙辈们多留下点家当。”自己明白了,自然也就知道该怎么用最浅显易懂的话语让村民们明白建设国家公园的重要意义,明白生态环保给郭米村发展带来的机遇,明白可持续发展的资源和区位优势。
黑河从郭米村穿流而过,不仅浇灌着村里的耕地,更抚育着黑河峡谷深处的草场、牛羊。由于郭米村坐落在黑河峡谷的入口处,因此,郭米村一直享有着“黑河峡谷第一村”的美誉。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片区的其中一处界桩,就在郭米村“驻守”的黑河峡谷口不远处。独特的地理位置,让郭米村成为了名副其实的“祁连山国家公园黑河峡谷第一村”。
村委会背后半山腰上建起了两栋崭新的民宿和登山栈道,韩琳说:“现在郭米村主打生态文化体验,随着今后祁连山国家公园建设的不断推进,我们将进一步将村子打造成国家公园门户村落。”
其实,郭米村已经有人尝到了生态旅游带来的甜头。作为村里头一个吃上“生态饭”的人,2015年,57岁的索南本在村“两委”的支持下开了一间草原驿站,加上自己烧的一手好藏餐,没多久索南本的草原驿站就逐渐火了起来。“最多的时候一天要接待20多人,旅游季更是每日爆满。”索南本说,一年下来,光靠着经营驿站,他家里的收入就有10多万元。
而随着村里约6666公顷草场近乎全数被划入祁连山国家公园,村“两委”不断强化生态环保宣传,村民们的生态环保意识不断提高,加上草场退化、减畜等摆在眼前的现实,让村民们逐渐意识到纯放牧的生产经营方式无法支撑起村子日后的发展,依托祁连山国家公园建设发展生态旅游才是出路。
将村子今后的发展融入到国家公园的建设当中。在这样的理念引领下,郭米村4户人家开起了民宿,21人加入到了生态管护员的队伍中,发展生态经济已经逐渐成为了郭米村村民的共识。
“国家公园建成之后,我们还要在村里设立生态课堂,建立一座则柔演艺馆……”韩琳指着今年刚刚盖好的民宿旁的空地,规划着村子未来发展的蓝图。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西宁:从“有公园的城市”向“公园中的城市”转变
近年来西宁市因地制宜,着力在均衡公园布局上下功夫。团结公园、胜利公园的建设,解决了付家寨及周边地区缺少公园游园的问题。[详细] -
日喀则市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基本建成
在实施农牧区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中坚持以农牧区垃圾处置、“厕所革命”、污水治理和村容村貌提升为主攻方向,大力推进农牧区人居环境整治。[详细] -
拉萨河的“美容师”
拉萨河现仍处于汛期,不少市民来到河边戏水纳凉,河边垃圾也随之增多,这导致民间河长的工作量增加。[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