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那曲双湖县雅曲乡极高海拔生态搬迁走访:新家园的幸福生活
图为在山南森布日搬迁点,群众载歌载舞欢庆“七一”(7月1日摄)。记者 王晓莉 摄
“雅曲”,得名于当地的一眼泉水,藏语意为“有好水的地方”,寄托着雅曲牧民的美好希望。然而现实的情况却是:海拔5000米,处于“无人区”腹心,高寒、缺氧、偏远,就医、就学、出行困难。
上世纪70年代,为了缓解草畜矛盾,一群牧民赶着牛羊,从申扎县、班戈县向北迁徙,来到平均海拔5000多米的无人区繁衍生息。当地的牧民说,在这里生活居住“对牲畜好,但对人不好”。“关节炎、心脑血管疾病都是牧民群众的常见病,一旦有急性病发作,送到那曲500多公里,送到拉萨800多公里,往往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救治。”今年35岁的雅曲乡乡长赤烈已在这里工作5年。
如何更好保障极高海拔牧民群体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如何破解人与自然共生难题?随着自治区党委、政府极高海拔地区生态搬迁安置工作的启动,这一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
“为了小孩上学、调养身体,之前心里就有过这种想法,左邻右舍在拉萨长期居住的也多。但由党和政府给予大力支持,实现整体保障,还真不敢想。”米萨,雅曲乡依根索村人,采访时正受村合作社的安排,在双湖放牧点进行牧业生产。他告诉记者,搬迁后不仅原有的牧业政策继续享受,而且身体好了、房子大了、享受服务更方便了。
草原的漠风一阵阵吹过,野生动物驻足远处,更增添双湖的苍茫感。素有“野生动物乐园”称呼的双湖,远不是“草原牧人的美好家园”。离这千里之外的山南森布日,便是雅曲牧民的新家。
离开双湖,记者一行来到森布日,从北向南,羌塘高原与雅江河谷在心里从未形成如此强烈、直观的对比。
“这边海拔低、环境好,身体好多了,感觉特别的幸福。”70岁的努琼,患有关节炎和痛风,“以前就医到乡卫生院有50多公里,搭便车才能到乡上;现在医院就在旁边,10分钟就走到了,医院条件也好多了。到拉萨就医有班车,不到一个小时,来回路费60元,去机场只要十分钟。”努琼感受到的变化远不止就医——居住,以前是土坯房,条件脏乱差,现在住上了120平方米带院子的藏式两层小楼;吃水,以前是水井和山泉水,冬季结冰,需要费力地刨冰,现在自来水通到了家;用电,以前是太阳能,天气不好储电量少,经常摸黑入睡,现在只要一按开关,随时享用;通讯,以前信号不稳定、经常打不通,现在打电话随时随地,很方便。
生活在森布日,努琼平日里经常打理他的院子,院子里的花草争奇斗艳,就像他家如今的幸福生活蒸蒸日上。大女儿美措在附近的经济种植林打工,每天160元,一年收入约有4万元;牧业合作社分红3万元,再加20只羊和1头牛;草原生态补助奖励有16500元。
“跟现在的上学条件比,双湖县学校条件要差一些,而且离家很远,半个月才能回家一次。这里的中学教学质量好,饮食好,校园环境好。”努琼的孙女益西崩措今年16岁,现已转学到贡嘎县中学。她喜欢舞蹈,现在成了学校文艺队成员。
雅曲乡的鲜活案例是西藏自治区极高海拔生态搬迁的一个生动缩影,走向新家园,拥抱新生活,这幅美丽画卷正徐徐展开。
(记者 赵书彬 张晓明 谢伟 张宇 王晓莉 万靖)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雪域江南的绿衣,这抹橘红色来守护
当十月的秋风吹过高原,碧蓝的苍穹之下,雪域犷潇大美的秋色让人呼吸凝滞,熙熙攘攘的万千旅客特赴各景区一睹绝美风光。[详细] -
世界屋脊的绿色需要你的呵护
由于近期西藏东部地区的气候逐渐干燥,地处318国道、昌都与林芝交界地的然乌湖国家森林公园也进入了防火期。[详细] -
高原雪山下,好风景里唱起致富经
如今,次仁央宗的小日子也越过越红火,2018年她花12万元买了车,2019年又花4万多元装修了2层小楼,如果客源多,她每月的收入可达8000多元。[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