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委员:三江源、祁连山生态保护不能“歇一歇”,应建长效机制
图为青海三江源区域的巴颜喀拉山。(资料图) 三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 供图
位于中国西部的青海省是生态大省,南部是“中华水塔”三江源,北部是青、甘两省“生命之源”祁连山。全国政协委员,青海省委常委、统战部部长公保扎西提交了《关于建立三江源、祁连山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保护和建设长效机制的提案》。
《提案》表示,三江源、祁连山是中国“一屏两带”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的重要组成部分,事关国家生态安全和中华民族的长远发展,有着独特而不可替代的生态地位。
据悉,自2005年以来,相继实施了三江源生态保护建设一、二期工程规划,祁连山生态保护和综合治理一期工程规划,截至目前已完成投资近230亿元,生态退化趋势得到有效遏制,区域性生态系统发生有益变化,整体生态功能恢复取得积极成效,生态保护意识与时俱增。
公保扎西表示,青海省积极谋划、善于作为,启动了相关工作。如编制了《保护中华水塔行动纲要(2019—2035年)》,从新时期推动保护中华水塔、保护三江源,系统谋划提出了一系列事关长远的重大举措、重大政策和重大工程项目。
同时,为持续推动三江源、祁连山生态保护和建设工作,实现规划期之间的无缝对接,先期完成了三江源三期、祁连山二期工作规划编制工作,计划于2020年报国家发改委审批,2021年正式启动实施。
此外,为深度融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战略,青海已经开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总体规划编制工作方案》的起草,以及实施范围及功能分工方案的制定。
“恢复三江源、祁连山生态兼具复杂性、长期性和艰巨性,需要经过几十年甚至上百年持续努力。”公保扎西表示,“当前三江源、祁连山的生态得到了较好自然恢复,但在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下,三江源、祁连山生态保护正处于保护治理持续推进提升的关键时期,应当乘势而上。”
他说,考虑到三江源二期规划、祁连山一期规划至2020年到期的现实状况,不能歇一歇、停一停,以确保已有保护成果不付之东流。
上述《提案》建议从国家层面,推动《青海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三期工程规划(2021—2035年)》和《青海祁连山生态保护和建设二期工程规划》的报批上马,实现规划间的延续,巩固提升生态保护和建设成果;积极研究建立推进三江源、祁连山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保护和长效机制的路径方法,实现区域生态的长效永续保护,维护好国家生态安全屏障。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民进中央:建立流域监测数据公开共享机制
资源环境监测数据对于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具有基础性作用,是流域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支撑。[详细] -
全国人大代表贺恒扬:扛起生态安全“上游责任”
在全国人大代表、重庆市人民检察院检察长贺恒扬看来,建立健全生态环境公益保护机制,提纲挈领,能够有效推动工作的开展。[详细] -
统一产业准入“负面清单”和红线管控
建立长江流域资源开发、岸线利用、生态修复、环境保护标准,促进分级流域内各相关部门提高山水林田湖草的综合治理绩效。[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