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德格印经院,在“藏文化大百科全书”里逛一逛
中国西藏网讯 当康定已被游客占领之时,德格这座川西小城依然隐于山间,专程过来参观的不算多。11月22日,怀着期待、崇敬的心情,中国西藏杂志通讯员培训班的学员们来到德格印经院采访。
图为德格印经院。县委宣传部提供
“德格印经院始建于1729年,由德格土司兼法王却吉•登巴泽仁开始建造,前后耗时27年……”德格印经院讲解员翁姆身着藏装,正在为学员们进行讲解。
图为翁姆接受学员采访。
一座建筑占地面积近3,000平方米,共3层总建筑面积近万平米的楼房,在今天看来,并不是什么大的工程。可是在200多年前(1729年)的藏区,要修此建筑,那的确并非容易的事。翁姆介绍,当时德格土司征集上千差民,砍伐木料,平整地基,开山凿石,刻制经版,这些基础的工作耗时10年,直到土司魂归天国。在修建印经院的过程中,差民们以子换父,以弟换兄,长期艰辛劳作,无怨无悔,费时30年,建成了3楼1底的印经院。
图为德格土司官寨旧址,将被改造为德格雕版印刷博物馆。
德格印经院现藏典籍830余部、5亿多字、30多万块木刻雕版。这些印版中,有经文、史籍、画版,包括佛教经典、天文、地理、医学、历史、文学、音乐、美术、工艺技术等各个方面,其中还有一些珍本、孤本。它们是藏族文化的长城、史诗、奇迹,仅看印版的制作过程就会震撼人心。
举世闻名的《甘珠尔》是由100名书法家花了3年时间,500位工匠雕刻了5年才完成全书213部的印版刻制工作。如果没有这些印版,或许藏族文化史的许多重要内容将无处可寻。
翁姆展示《甘珠尔》中的印版。
印版以红叶桦木为材料。每年秋后,差民们上山伐木,选择顺直无结的树干,截成表面10*100厘米,厚4厘米的木块,用微火熏烤后,放进粪池沤制一个冬天。次年,将木块取出,用水煮、烘干、推光、刨平后作胚板。雕刻人员根据技艺精湛的书法家写在纸模上的文字进行雕刻。通常情况下,技艺娴熟的工匠每天只能完成一块印版的单面刻制工作,而10天左右,才能完成一幅画版的单面雕刻。
“五线谱”经版。
众所周知,藏区有三大印经院:拉萨印经院、拉不楞印经院、德格印经院,而德格印经院因其广博的藏族文化典藏收藏、严格的勘校、精湛的刻工技艺和高质量的印刷,使得德格版经书在藏族地区及国内外的藏学届广泛流传、十分有名。
其实,印经院内长寿总集经文印版和卫藏地区也有一些渊源。翁姆介绍,印版手柄上方有页码标记的做法就是从卫藏传过来的。过去,康巴雕刻法页码全部是在雕版里面,康定木雅的一位大师在哲蚌寺求学深造时,系统学习了整套卫藏雕刻法。他深感页码雕在手柄上方取用的时候更为方便,便将此种做法保留在长寿总集经文印版中了。
翁姆为学员们展示长寿总集经文印版页码标记。
德格印经院最为华彩之处是经版库房和印经工场。可惜,由于气候关系,每年印经时间只有半年,从藏历三月十五日至九月二十日。在此期间,人们可到印经院朝拜书版,称为“巴尔恰东”。这次采访团没能见到雕版印刷技艺,希望下次有机会可以一睹为快。(中国西藏网 通讯员/凃琼)
-
德格藏医院:南派藏医药的传承和发展地
11月22日,中国西藏杂志社通讯员培训班学员一行来到四川省甘孜州德格县藏医院参观,在伍金丹增老师的讲解下,详细了解了藏医药的发展史,尤其是德格县藏医院的创建过程。[详细] -
神秘的藏药:金银宝石都能入药
11月22日,中国西藏杂志社通讯员一行来到四川省甘孜州德格县藏医院(藏医药研究所)实地了解南派藏医药的发展。[详细] -
跟着翁姆探访德格印经院
11月22日清晨,我们来到素有“雪山下的璀灿明珠”之称的德格印经院。晨曦中,德格印经院蔚为壮观。许多信教群众绕着印经院在转经。[详细] -
印经院:映射着德格悠远的历史文化
11月22日,由中国西藏杂志社主办的通讯员培训班40余名学员来到德格——康巴文化的发祥地。[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