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文化 > 资讯

在戈壁上筑起“绿色屏障”——阿里地区噶尔县狮泉河镇防沙治沙见闻

发布时间:2024-01-25 09:37:00来源: 西藏日报

  冬季的藏西大地,寒风呼啸。在阿里地区噶尔县狮泉河镇八公里检查站附近,宽敞笔直的219国道两旁,记者看到一排排红柳、班公柳、青海杨……筑起了坚实的“绿色屏障”。

  “几十年前可不是这样的,这边没有一棵树,终年风沙不断,不但公路被覆盖,就连狮泉河镇也笼罩在沙尘中。”在狮泉河镇土生土长的加央土多,回忆起以前风沙肆虐的场景仍心有余悸。“现在,阿里地区风沙治理得相当不错,每年也会组织干部群众植树绿化,生态环境越来越好了。”说起现在的变化,加央土多满脸笑容。

  50多年前,狮泉河两岸从加木村到扎西岗乡方圆50公里内曾有一片红柳灌木林。但由于高原环境恶劣、气候寒冷、能源匮乏,这些植物被当地居民世代当作燃料使用。因此,砍伐红柳也成了阿里人民心中永远的痛。

  “当时砍伐红柳是为了烧火取暖,不曾想过会破坏生态。”退休老干部占堆告诉记者,“原生植被的破坏,导致土壤沙化,风沙肆虐,那时大风一起,鼻子嘴里全是沙子,早上起来,门都被沙子堵上了,推都推不开。”

  阿里民间甚至流传着一首打油诗:“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终年不下雨,干旱鬼见愁”,足见当时阿里人内心对于自然环境的无奈。

  为了彻底扭转“出门半小时,回家一身土”的现状,1989年,阿里地委、行署把治理狮泉河镇风沙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多次邀请治沙专家开展考察调研,探究风沙形成因素和治理规划,并于1994年正式启动了狮泉河镇盆地生物防沙治沙工程。

  于是,按照因地制宜、适地适树的原则,从200多公里外的班公湖移栽了红柳。经过几代人的坚持不懈,反复试种,适合阿里地区气候的沙棘、青海杨、新疆杨等树木,先后也在藏西大地“安家落户”。

  狮泉河镇康乐新居居民次仁桑卓是一名护林员。在阿里地区推进防沙治沙工作中,她不仅是一名见证者,更是一名参与者。

  次仁桑卓很喜欢护林员这份工作,她每天8点半开始巡护,到下午7点半结束。除了给树浇水,还要清理水渠、捡拾垃圾、查看是否有病虫害、防止牲畜破坏林地等。

  “能够成为阿里生态环境治理工作者中的一员,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我们生活的地方变得更好,我感到很自豪。”次仁桑卓难掩喜色。

  “以前我们这里风沙大,没人会有出去散步、过‘林卡’的想法。”在狮泉河镇工作了10余年的扎西顿珠说,近年来,随着阿里地区的生态变好,居民户外活动也多了起来,天气好的时候出去散散步,夏天到野外露营、过“林卡”,以前枯燥的生活因为生态环境改善而丰富多彩。

  自1994年启动狮泉河盆地生物防沙治沙工程以来,阿里地区总共投入资金3亿多元,通过实施生态安全屏障防护林体系建设、西藏“两江四河”流域造林项目、防沙治沙建设义务植树和人工种草等,积极开展风沙治理,实现工程造林5.3万亩,植树885万株,种草6100亩。

  如今,在阿里各族干部群众的不懈努力下,昔日的“不毛之地”,如今绿树葱茏,一幅生态保护与修复的美丽画卷在藏西大地徐徐展开,吹过狮泉河镇的凛凛寒风似乎也变得温柔含蓄起来……

(责编:常邦丽)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